个人资料
正文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石油美元北京秋猎

(2007-11-10 04:23:08) 下一个
石油美元北京秋猎

2007年11月0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柯志雄 见习记者 陆振华

  
  油价飞涨季节的北京中国大饭店有点像“中东大饭店”。未来5年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约有2500亿美元将流向中国。
    
  11月7日,一名印度商人刚刚跨进下榻的中国大饭店的大堂,忽然一阵惊喜——他发现,迎面走来的那个椭圆脸型的大个子,就是巴林主管招商的最高长官——巴林经济发展局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本·艾沙·阿勒·哈利法。

  这名印商有意到巴林投资,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希望结交穆罕默德,没想到此番在北京邂逅,得来全不费功夫。

  11月7日的北京中国大饭店,有点像“中东大饭店”。这一天,在这里举行的《商业周刊》第十一届CEO年会,很像是一场海湾合作理事国的聚会。电梯门里走出一拨又一拨裹着头巾和白长袍的中东人士,你还有机会遇上一些本国人士都难得一见的当地重量级人物,比如沙特阿拉伯的图尔基·费萨尔亲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济部部长鲁卜娜·阿勒卡西米,以及诸多的商界巨头--沙特阿拉伯Xenel Industries公司的董事、阿联酋Istithmar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巴林Alzayani投资公司主席、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管理局首席执行官或阿联酋Majlis Capital、迪拜航空企业集团的高管……

  也是在这一天,亚洲汇市尾盘,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维持在历史低点附近。受美元持续走软影响,同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盘中达到创历史新高的每桶97美元,100美元油价已触手可及。

  手捧着数量暴涨而价值却一天天缩水的石油美元,这些来自产油国的富商巨贾们一个个如坐针毡。他们焦急地寻找着一个能把快速融化中的冰棒保存起来的冰窖--这也是他们这次中国之行的目的。

  “过去我们对中国有些害怕,现在我们改变过来了”,穆罕默德说:“以前我们向西看,现在我们向东看。”
  
  “油”资掉头

  “我们的资金现在很充裕,”阿联酋Istithmar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Jackson在年会上说,“而且每年有巨量美元在寻找收购的目标。”

  飞涨的油价给了海湾产油国一场“美元暴雨”。高盛全球机构11月初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随着油价上涨,到2030年海湾国家石油收入将达到5.1万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将达11.5万美元,是目前人均国民收入2.05万美元的将近6倍,超过7大工业国。

  不过,上世纪80年代的“荷兰病”令石油输出国们明白,石油美元的过度输入可能导致国内石油业之外的其他产业萎缩,以及本币快速升值等问题。于是,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海湾国家将大量的石油美元通过投资,重新“返还”到美国、欧盟等石油消费大国。

  今天,美元的走弱使得过去这种“取之美国投资美国”的保值增值方式的有效性被削弱。

  去年年底,阿联酋将近2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有98%以美元持有,美元疲软促使阿联酋央行行长苏维迪下决心将其中的8%转化为更为强劲的欧元。这预示着其他海湾国家央行也有可能采取类似的行动,以降低持有美元所遭受的损失--根据此前的公开数据,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等6个海湾合作理事国,2006年经常账户盈余为2200亿美元。

  “中东国家整个资金的流动从3.4万亿美元上升到了3.8万亿美元,过量的流动容易造成经济性危机”,熟悉产油国经济状况的中远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家福认为,石油产出国同样把流动性过剩看作一个棘手的问题。

  “那么,大家就最好把钱拿到中国来投资吧”,魏家福在年会的午餐会上向中东富豪们笑道。
  
  中国“保险箱”

  “我上世纪70年代就来过北京,住在当时最好的酒店--北京饭店。那时门前只有自行车,而现在这里随时会堵车”,现任海湾金融所主席的卡利德是最早来中国经商的第一代海湾商人之一,他的家族名下的产业如今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量光缆,同时从中国采购一汽集团的卡车和华晨的轿车。

  和年轻时相比,卡利德现在越来越不感到孤单。6年前的9·11事件成为一个转折点,“鸡蛋与篮子”的考量加上人民币的升值浪潮,把越来越多的海湾资金吸引来了中国。仅近期公布的计划中就有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公司收购天津炼油项目的新一轮谈判、中东最大石化企业之一的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将与中方就炼油一体化基地合作等。

  而一些投资中国股票和地产的海湾机构则发现,当他们中东的同行正在为美国的次级债风暴而彻夜失眠时,他们却在为自己手头不断增值的中国资产而欢欣。

  “我们三四年前开始与新加坡的凯德置地等公司合作”,穆罕默德在谈到巴林以往在中国的投资时说。在这段时间中,凯德置地在中国的几乎所有项目均价都有高比例的增长。巴林经济发展局显然受到鼓舞,现在,它又将巴林银行和中信银行联系在了一起--这两家将合作在中国进行房地产等项目的投资。

  在中国大型企业IPO的豪华盛宴上,中东的股神们更是挥金如雨。2006年5月,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一掷20亿美元认购中行。当工行在迪拜路演时,科威特投资局认购额高达7.19亿美元,卡塔尔投资局认购了2.06亿美元。今年3月,中信银行的招股说明书公布时,阿尔瓦利德的身影再次出现。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管理局首席执行官纳瑟·萨利第一次来中国是在去年,但短短一年中已经来了五六次。根据他所在的中心测算,未来5年以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为主的中东地区投资者,在亚洲地区的投资额将高达3000亿美元,而其中约有2500亿美元将流向中国。
  
  嘿,别光盯着我们的油

  罗伯特·布什,一个居住在中东的美国人,现在是迪拜一家名为Majlis
 Capital的私人股权基金的CEO。这个论坛显然让他忙坏了,午餐只吃了一道菜就匆匆离开。

  4年前,罗伯特在迪拜政府工作时,发现中东一些大的家族企业为了让投资组合多样化和规避风险的考虑,开始关注起中国。“他们希望维持家族的声誉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诱使罗伯特从政府跳槽到了基金,并来到了中国。他花了不少力气在积累中国人脉和经验上。“交易是很容易找到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

  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Majlis Capital最近与北京市政府达成了一项投资计划。这是他经过了漫长的4年得到的第一个成果。

  来自迪拜的信托服务公司Waqf是刚刚来到中国的最近一批中东公司之一。公司CEO法汉说:“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要走向世界。”

  把眼光投向中国众多大家族财产管理业务的Waqf信托服务,希望成为中东信托业在中国的先驱,“见面非常好,但是要做成生意,还需要时间”。

  “现在我们对中国还只是好奇”,罗伯特拿印度来做比较。虽然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但印度开放得更早,印度的家族企业在中东大多有数十年的经营史,而中国还只是一个后来者。

  “我从迪拜到北京要7个小时,到印度只要3个小时。”罗伯特耸了耸肩说道:“除了石油以外,如果要给中国和中东目前的其他贸易往来下个定义,只能是Friendly,but just beginning(友好,但只是开始)。”

  “我个人在这里正式邀请中东的金融机构和专家来中国考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东方与西方不仅是彼此见面,更为重要的是将来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整合。”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