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7)
2008 (92)
2009 (126)
2013 (1)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中医对肿瘤的治疗强调了调节和平衡的原则,通过双向调节、整体调节、自我调节和功能调节等方法恢复和增强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治疗疾病的目的。从目前肿瘤中医治疗的现状来看,中医药的最大长处是能够协助肿瘤病人康复,而这点恰恰是现代医学肿瘤治疗方法所不具备的。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已表明,肿瘤的现代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甚至生物治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都无可避免地损害了机体的正常功能。要减少放疗、化疗和手术对机体的损害,提高机体对肿瘤的防御能力,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应用上述治疗方法的同时辅以中医中药的方法。中医的辨证施治对减少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均有相当的治疗作用,这对巩固和加强肿瘤的治疗效果,延长病人的生命和保障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越性所在。
中医药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从人体整体出发,表现为“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气血联系内外上下的有机整体;同时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与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所以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主要是来源于对自然界、社会环境和人体外在反应的大量周密观察,即通过望、闻、问、切,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推测机体阴阳变化,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从而对疾病作出症候的判断。这种整体的、宏观的、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的、综合、系统的分析认识疾病的方法,即整体观、系统观、辨证观的高度统一,是中医药学思维的基本特点。
与中医药学不同,西医则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的一门人体科学,现代医学临床思维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组织机构的解剖学认识;重视研究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实践中重视病因病原学的检查;诊断方面注重疾病的客观表现与局部组织器官相关的病理损害。强调疾病定性定位准确,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内涵与外延一致,尽可能使反应疾病的有关指标定量化。
事实上,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为主的新的临床思维。这种新型的思维方式,不仅克服了中医对疾病微观认识的不足,也弥补了西医过分强调疾病的定性定位,轻视疾病过程中的机体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的弊端。
如何在防治肿瘤中,发挥中医药的特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辨病加辨证的治疗模式: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方剂中加入一些抗癌中草药。采用这种模式者颇多。临床可见疗效增强。(二)中西医综合治疗:即在应用手术、化疗、放疗的同时或先后再应用中药,采用这类模式较多。据报导可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治疗中的毒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和提高生存率。今后应进一步探讨癌症辨证规律,从而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贺福长医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