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写完这些文字后,看到‘文学城’网友蔡真妮的博文《一个逼孩子练琴的妈妈的悔悟》,百感交集,特抄录如下:
<---->
<---->一个逼孩子练琴的妈妈的悔悟
<---->蔡真妮
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想买生意做,认识了琳达。她是韩国人,年轻时和丈夫带着年幼的女儿移民到了加拿大,他们买了一块临街的地皮盖了一间干洗店两个人一起经营。如今女儿已结婚生子了,两口子就想把店卖掉退休了。
琳达是个阿庆嫂式的八面玲珑的人物,里里外外一把手,表面上她像其他韩国女人一样对老公恭敬有礼,但是在和外人打交道时她性格中的强势和精明一览无余。
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到她的店里报到,名义上是看生意,实际上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和琳达在聊天。一天,我和她说起送儿子去兴趣班的事儿,她的表情沉静下来,一反常态没有给我任何忠告,愣怔了半天都没说话。
后来转头看着我,有点意兴阑珊地说:“孩子爱学就让他学,不愿意学的东西你也不用太逼他。”
这和她平时向我灌输的新移民凡事都要努力进取的论调截然不同。
她看我有点疑惑的表情,苦笑一下,对我说:“我这是经验之谈。我女儿小时候钢琴弹得非常好,她参加全加拿大的青少年钢琴比赛得过第二名,省里地区的比赛得过的奖项更是数不过来。我家里有个柜子专门放她得的奖杯和奖牌。
那时候,我为了让她练好琴费尽了心机,每天都为了这事和她斗法。”
她长叹一口气。
“放学后,邻居的小孩都在外面又跑又跳,女儿在家里坐不住,可她拧不过我,有时一边练琴一边流泪。”
“我那时就觉得是为了她好。她四五岁的时候我曾送她去各种兴趣班,发现她只在弹琴上还有点天分,其余的像滑冰、画画、舞蹈、体操等项目都不行,就都放弃了。虽然女儿自己很喜欢跳舞,但她资质平平,跳也跳不出名堂来,我劝她不跳了,一心一意专攻钢琴。这样她将来靠着弹琴可以出人头地,即使做不到,女孩子有特长有艺术气质长大了才能找到好对象。”
“后来女儿要上大学了,我让她去学音乐,可她自己非要去当护士不可。
想到当护士有机会认识医生,如果嫁给医生,将来只怕是不需要出去工作的,所以学什么无所谓,后来我就同意了。”
“那她丈夫是医生吗?”我问道。
琳达笑着点头:“是医生,还是个中国人呢,来自香港。”
“那多好。”我接口道。
“她的婚姻没有问题,已经有了三个小孩了,自己在家里带孩子,生活得很好。”
“但是,”琳达又一次苦笑着说:“真妮,你知道吗?自从她上了大学,她再也没有碰过钢琴一下。”
“怎么会?”
琳达说,她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女儿不再弹琴了。上了大学后,那时女儿早已考过了所有的级,也不参加比赛了,钢琴课就停了。但是放假回家,她也不弹琴,视钢琴如无物。偶尔琳达问起她怎么都不弹弹琴,女儿看着妈妈目无表情地说:“我又不去参加比赛,为什么还要弹琴?”
等到女儿领男朋友来家,琳达专门领着年轻的香港医生看女儿参加各种钢琴比赛得到的奖章奖杯,那男的惊奇地对女友说:“我从来不知道你会弹钢琴,还弹得这么出色!”
女儿对这个话题,提不起半点兴致的样子:“这有什么好说的。”
到了他们要结婚布置新房的时候,琳达提出把那台花大价钱买的施坦威的三角钢琴搬到新房去。当年买这个琴的时候就想着以后可以当做是女儿的嫁妆之一。
他们的新房客厅是开放式的,放这样一架钢琴正好。
准女婿打量着钢琴连连点头。
可是女儿冷着脸回答说不要。
琳达问女儿为什么不要?这本来就是买给她的。
女儿的回答就是两个字:不要。
未婚夫不明就里,对未婚妻说这是你父母的一片心意,再说琴的大小放在客厅正好,你想弹的时候随时随地可以弹。
女儿拧着眉气哼哼地说:“我说不要就不要,你要是搬它回去,这婚就别结了。”
琳达当时听了这话很生气,有点严厉地训女儿:“你怎么能这样和未婚夫讲话?你的家教都到哪里去了?”
女儿别过脸去,眼泪像开了闸一样稀里哗啦流了下来,片刻之后她伤心地转过头来看着琳达说:“妈,你想知道我为什么不要这琴吗?”
“我小的时候,曾经多少次,一边弹琴一边在心里发誓,等到将来有一天,我自己能够做决定了,我再也不会碰这个琴一下子!现在我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诺言了,我不会再碰它的,更不想见到它。”
琳达闻言当场呆在那里,脸色惨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琳达叹口气,继续说:“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我逼她练琴,竟然给她带来了那么大的痛苦。我一直以为她长大以后肯定会享受音乐,享受弹钢琴的乐趣,谁知,适得其反,她竟然恨钢琴入骨了。”
“孩子从小到大,我把精力、时间、金钱都花在她弹琴这件事上了,请最好的老师来教她,每天陪她练琴,考级,不放过任何比赛的机会……”
“你看看最后得到了什么结果?她哪里是在恨钢琴,分明是在恨我啊!”
说到这里,琳达眼圈红了。
“女儿一直和我不亲,和她爸爸亲。现在想来,应该是我逼她练琴,她觉得我不爱她,她自然和我亲近不起来。
从女儿有了孩子以后,和我才渐渐亲近起来。可是,你知道吗?她送孩子们去学游泳、体操、跆拳道……,就是不送他们去学乐器。”
“我那第二个外孙女很有音乐天赋,两三岁的时候电视里放的歌听一遍她就会唱,不走音,我劝女儿送她去学琴,女儿却送她去跳舞,还对我说:‘别学琴了,她现在挺快乐的,就让她有个幸福的童年吧。’
你听听这话,在她眼里,弹琴和童年不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
琳达擦擦眼睛接着说:“即使在她结婚前得知了她不弹琴的真相,我依然幻想着或许有了孩子后,她会改变想法,会为了孩子重新弹琴,以她的水平,教孩子是绰绰有余的。或者只是坐在那里弹弹曲子,让孩子们围在她身边唱唱歌,给孩子一点熏陶都行。现在看来不可能了,不仅女儿和音乐绝了缘,还殃及到了下一代。
最近因为女儿不送外孙女去学琴的事儿,我一直在反思当初自己的做法,越想越难过。现在变成我看不得那架钢琴了,看到了心里就堵得慌,我已经在报纸上打出了卖琴的广告。”
“如果生活可以重来一遍,我想我肯定不会再去逼她学琴了,更不会为了比赛名次每天逼她练琴几个小时。她能弹个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她喜欢就好,只要她的童年快乐就好。”
“可惜,时光不能倒转。”琳达无限惆怅。
她最后对我说:“你还年轻,孩子还小,希望你能从我的故事中得到点经验教训,千万别像我这样到老了再后悔。”
所以我觉得音乐方面的教育,家长不妨自己也参与进来,和小孩一块弹,一块练。又能亲子互动,还能陶冶情操
一不小心,我们也可以说数学怪圈,化学怪圈,历史怪圈...真有数学天才,化学天才的,很少。钢琴天才也很少。大部分中学生在学数学、化学是为了进大学,并不是因为喜欢。我们不去质疑强制学数学、化学的合理性,是因为它们已被社会普遍接受了,或者说已经成为社会怪圈。当然这个“怪圈”并不是没有合理性,学钢琴的怪圈也一样。
音乐也是重要的一门学问,音乐理论也有很强的科学性(当然也有艺术性)。而且音乐和语言一样是在幼年时比较容易接受的。强逼孩子学习有罪恶的成分,不给孩子一个音乐,或语言的环境,同样有罪恶的成分。关键在于怎样平衡了。
最初是台湾来的,现在攀得最厉害的变了大陆来的,稍微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得到。
My 9 year-old daughter, a violin beginner,read Lang Lang's biography "Flying with the Flying Notes". Even thought she likes the book and she thinks Lang Lang's stories are inspiring, her first comment was "It is not right. His father pushed him too much. His teachers pushed him too much. I would not trade my life with 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