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学校组织学生收看征兵宣传片,激发学生的参军热情。在美中两国发生局部热战的可能性日益增大的紧张局势下,再加上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当局鼓励更多的青年投身军营的意图耐人寻味
中国教育部上月底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学校组织中学和高校学生收看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制作的一部综合版宣传片和一部微电影,并利用社媒对此进行广泛传播。就拿《参军报国不负韶华》这部宣传片来说,通知指出,它呈现了青年参军前后发生的成长变化,反映了“矢志报国、一生无悔”的主题。
中国今年调整征兵制度
中国“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王若愚分析说,当局开始实施“两征两退”可能有几大原因,包括缓解军队战斗力水平大幅波动、提升征集大学毕业生的灵活度等等。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兵源主要在农村。但随着中国多年前启动大学生征兵工作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应征入伍。
广东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李保阳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让大学毕业生成为了新兵“主力军”。
“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基本上已经‘空巢’了,很少还有青壮年人口。现在,农村普遍比较凋敝,基本上已无兵可征了。”
征兵待遇更优厚
中国《解放军报》去年报道,上海近年来蝉联了全国大学生征兵比例的第一名,大学生占当地应征入伍士兵的比例从2006年的17%飙升至2018年的90%。特别是在2009年中国政府全面展开大学生征兵工作后,这个比例飞速上涨。
近些年,全国各地还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吸引大学生入伍。成都今年就修订了相关文件,提升了当地学生参军的待遇。最新政策显示,这些士兵退役后在报考当地事业单位职位时最高可加8分,他们服役两年还能获得最高24万元的经济补助,而国有企业还应预留15%的岗位招聘退役大学生。
近年来,当局还陆续放宽了征兵标准。2014年,全国范围内男性征兵的最低身高从162厘米降至160厘米,体重限制也从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5%升至30%。记者注意到,青岛今年还进一步放宽征兵标准,拓宽了征兵体重和裸眼视力范围。尽管如此,由于国内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日常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视力和体重仍然不达标,这也成为了征兵的一大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退休教授、社会学家周孝正指出,先不提身体达不达标,当今大学生对参军普遍并不感冒。
“中国大学生普遍都愿意赚钱,我一再说他们一切‘向钱看’。毕业之后,他们自然想去工作,到适婚年龄要谈恋爱,这才是他们的意愿。谁愿意当兵啊?所以政府要出台刺激政策。”
参军成了一条出路?
不过,中国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可能在改变这种格局。今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874万,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和经济持续放缓等因素造成企业的人力需求下降。这种供需的严重失调导致大学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而参军的吸引力可能会因此变大。
另外,随着中美关系快速恶化,近日有一些学者表示,两国看似已经进入的“新冷战”甚至可能会演变成热战。
周孝正说,中国近期加大征兵力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为这场政治较量的潜在后果未雨绸缪。
“当局偷偷摸摸地在南海造岛,还叫嚣台湾。这些都是其外交战略的系统性组成部分。”
据悉,中国大学生去年在网上报名参军的人数达到124万,接近同年毕业生人数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