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观后感
(2007-10-30 21:58:54)
下一个
李安的电影色戒是华人社会近期议论的重点,有人分析张爱玲的创作动机和她个人历史的联系,有人指出这部电影对抗日烈士人物原型的严重歪曲,有人分析李安的所要表现的人性,我这里撇开张爱玲,不去联想人物原型,仅谈一下自己看这部电影的感受。
电影的女主角王佳芝是个缺少亲情之爱的女孩,她失去了母爱,上海沦陷前,父亲带着弟弟去英国却留她一人在上海,不久,父亲再婚,父爱似乎也渐渐远去,王佳芝躲到影院流泪。孤女一般的王佳芝和几个青年开始逃难,他们流落到香港,在那里继续学业。沿途目睹战争的残酷,破碎的河山,遍野的横尸,唱着战歌奔赴疆场的年轻士兵,这一切令几位热血青年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在爱国热情的支配下,六个一起逃难的青年自发组织起来去杀汉奸易。祁是这次行动的倡导者,他有哥哥被日本人杀害的切肤之痛,他的抗日信念比王来得深刻,王喜欢祁,但祁对王的态度很不明。王扮演一个阔太太去接触汉奸易,她象演抗日剧一样很快进入角色。易是汪精卫汉奸政权的一个干将,鹰犬。眼看着易汉奸就要爱上王,这时众人才意识到王是处女,于是,他们中一个嫖过妓的人把王变成了妇人,而汉奸回上海了,他们的计划和行动从头到尾幼稚得象游戏一样。
就在几位青年垂头丧气之际,一幕血腥出人意料地上演,借给学生房子的香港商人窥破了几位学生的计划,他想趁机敲诈,激烈的争执最后变成了极其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戳杀,尖刀插入那位商人的腹部,胸膛,后背,一刀,一刀,又一刀,最后扭断脖子,画面令人作呕,或许李安想用极端的方式表达人性中贪婪自私残忍的一面。
王之前之所以可以面对巨大的牺牲,那是有信念的支撑,但是,当她失去的宝贵少女贞操变成无谓的牺牲时,她无法面对打击,她从众人的视野里消逝了。王辗转回到沦陷的上海投靠舅妈,父亲已不再给她寄抚养费,舅妈买掉了她家的房子,供她继续上大学,她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有时要和难民一起排队领救济,拿到可怜的一点大米。四处是凄凉的战争阴影,一个年轻女子独自在战乱中体会着世态炎凉,经历着亡国奴的体验,她游魂一样生活。
几年后,祁找到王,这时祁为报国已加入中统,他仍希望王去接近汉奸易,这时的王无论在情感上或是精神上都处于无所依的状态,漂泊数年的王或许需要某些寄托,或许她不想自己几年前的牺牲白费,对于这样危险的事情,她没有犹豫。她又成了阔太太,并联系上了易。易的太太终日麻将,王一直在麻将桌上陪易太太以接近易。易阴暗冷酷,内心极端悲观,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能看到日本终将失败,但他并没有能力结束自己行尸走肉的生活,作为汉奸或许他根本就没有退路,王的出现让他感到了生活里有了一抹温柔。
易越来越喜欢和王接触,易最初给王以关注仅仅是单纯的王让他紧绷的神经有所放松,王则从易那里感受到了从未体会过的体贴。易的心理及其扭曲,他以及其粗暴的形式占有了王,王继续忍辱负重和易交往,或许,她在意识里明白这是为了任务所必须的牺牲,王在使命感里继续走着。
后来易对王有了真正的温柔,如此亲密地和另一个人相处是她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她对易有了感情,还产生了嫉妒,她已在不由自主地想得到易的感情。易本来是个残酷且猜疑心极重的人,他最终爱上王并不全是因为性,他是在体会到了王的真情之后,彻底爱上了王,易的防备之心随之松懈。随着交往的加深,王和易的戏越演越真,祁这时意识到了王的危险变化,他吻了王,或许他试图给她一点精神的支撑,然而,这时的王已经没有了回头的余地。
很多评论说王在和易的交往中,她的女性意识被唤醒,我认为是夸大,王佳芝曾爱恋祁,这说明她的女性意识是清晰的,并没有沉睡,可惜祁没有给予她感情,甚至没有温情,王缺少的是关怀和感情。
王和易一起去试戴易送给她的一个大钻戒,王终于找到机会刺杀易,或许是在使命感惯性的驱使下,王沉着冷静地启动刺杀易的行动,并没有因为感情犹豫,她打电话通知她的同伴行动,所有的人都靠拢了目标。
王把美奂美仑的戒指套上手指,易这个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奸,这时眼神里流露的不再是残忍与猜忌,是坦然的柔情,这对一个缺少关爱的女孩该是怎样的冲击,王突然间感动,不能自已,当她意识到易即刻就会在她的眼前倒于血泊之中时,她不假思索地告诉易快走,易飞一样跳入汽车逃命,四周埋伏刺杀的人匆忙行动,一阵混乱。
疯狂的搜捕,和王曾经并肩的五个人全部落网,王也无法幸免。易的手下间接提醒易,考虑到易和王的关系,王是否枪决尚未确定,易这时可以放王一条生路,易没有手软易,甚至没有犹豫,他在枪毙王的判决书上签了字。六个青年跪成一排被枪决了。可怜的王为了那一点可怜的温情,犯下可耻的错误,刹那脆弱的人性,让六条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
虽然电影有许多的性爱镜头,但色的终极是情,或许这是李安想表达的。
王的悲剧在行动的一开始就已经定型,她过着孤女一样的生活,没有家庭和朋友的爱,也没有组织的力量支撑,那个中统组织因为工作的性质极少和她联系,国家存亡民族大义在她那里只是感性的认识,并没有深化,也没有形成坚定的信念,她孤独地去执行一件她所不能胜任的任务。
这是一个很极端的故事,理性和情感极端分裂,在千钧一发的瞬间,情主导了王的思维。如果王佳芝有足够长的时间去思考,主导她人生大方向的,还是理性,就象汉奸易会杀王一样,至少,她不会出卖同伴。但是,人生许多重大的决定都是瞬间由潜意识里的情所决定的,这才是人的悲哀。
回过头再看这部电影,如果仅从故事本身所设定的人物及导演的思路来看,感情的误区,脆弱的人性,复杂的环境,所有这些叠加在单纯的王佳芝头上,她根本不堪重负,她最后的行为便也顺理成章。但是如果再深究一下,对于中统这样组织严密的机构,把诱杀老奸巨猾汉奸这样一件超难度极端复杂的任务,放在一位不谙世事的少女身上,和前边几个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去杀汉奸如出一路,太象儿戏之作,中统做这样幼稚的事,缺乏说服力。即使是真有此事,也只是极为特别的个例,但是导演把这样一件事放在抗日的大背景下,不免让人有所联想,这样的故事对于历史缺乏尊重,对于抗日牺牲的志士有欠公正,难怪许多华人为之愤怒。
电影是编剧导演和演员一起用影视画面加音乐为元素创作的作品,有人用思想家的高度去要求电影的导演和编剧,是不是说明人们对导演和编剧估计过高,历史终归是历史,不可能因为一部电影就能改变。我的一位声称理解支持汪精卫的同事,看过电影之后,愤怒地指责电影歪曲历史贬低抗日志士,由此可见,华人世界在对抗日历史的认识上,即使是某些地方有局部的差异,但历史大方向不会被轻易歪曲,正义的声音永远不会消失,令人欣慰。
最后附一点对演员表演的评价,
汤唯的表演很有张力,情绪饱满,,尤其是在表达激烈情感方面,把情绪诠释得层次,有爆发力,这对一个新演员来说很难得。
梁朝伟的表现也很出色,虽然话语不多,但都很到位地表达了感情。但我觉得,即使是梁朝伟也是把易定位到汉奸的位置,是以否定的态度来演的,梁朝伟把易演得很猥琐,你看他走路的姿态,脚抬得很低,顺着地皮啾啾快速移动,象老鼠,哈哈,另外,他的眼神一直忐忑不安,把汉奸的惶惶不可终日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