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阅读热点回溯:伤痕文学到青春派作家群 (ZT)
- 2008年12月22日 范风琴 上海社科院学刊
求知若渴的精神阅读
关键词:伤痕文学开禁西方文化美学热朦胧诗
十年浩劫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巨大伤害,文革结束后“伤痕文学”应时而生。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刊发的北京作家刘心的《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而“伤痕文学”的名称来源于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卢新华于1978年8月1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小说《伤痕》,短短几千字准确地击中了那个时代的痛处,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文革”对文化的严重摧残以及对新闻出版的严格控制,致使公众精神生活一片荒芜。“文革”结束后,公众求知若渴的热情引爆了席卷70年代末以及整个80年代的文化热潮。那时候,图书馆门前一早就拥满等待开馆占座的人,恢复高考后上大学的那批学子在图书馆里留恋忘返。一些遭封禁的文学名著一开禁,大家都抢着买,书店门前也经常排起长龙。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值得一提,当时开禁书目印刷用纸紧张,经批准动用了印《毛泽东全集》的储备纸。
1979年前后,思想界从“文革”的禁锢中苏醒,人们开始反思被扭曲、被异化的人性,颂扬人性的解放,形形色色的西方美学思潮开始涌入中国,我们现在熟知的各种主义最初都以美学的名义介绍到中国。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风行全国。在那样一种启蒙的氛围和语境当中,西方思想文化著作、尤其是哲学理论书,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这样阅读难度极高的“天书”,以及黑格尔、康德等人的哲学著作,也竟然成为畅销书,上了普通市民家庭的书架。
80年代是一个属于诗歌的年代,北岛、顾城、海子、舒婷的朦胧诗在人们心中划下了一道道诗意的弧线。“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等诗句在人们口中争相传诵。1989年1月,海子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海子没有实现在尘世中做个“幸福的人”的愿望,两个月以后他卧轨自杀,随之而逝的绝不仅仅是日渐式微的朦胧诗,而是一个激情昂扬、充满理想的时代。
逐步分化的大众阅读
关键词: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三毛“王朔现象”汪国真热张爱玲王小波明星出书《老照片》
如果说80年代初的阅读还是有一个整体走向的话,那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阅读口味和阅读趋向分化了,阅读潮流一波接一波,但每种潮流都构不成很大的影响,是一个“没有主潮的时代”。
八九十年代,很多人的生活因有了金庸和琼瑶而多出几分色彩。金庸的武侠作品以翻版盗印本的形式广为流传,人们念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沉湎于那个横刀立马、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中。而琼瑶的言情小说则成了众多少女人手一册的“口袋书”,女孩子们幻想自己就是琼瑶笔下多愁善感、清纯美丽的女主人公,和命中注定的白马王子演绎着一波三折、或凄美或圆满的爱情故事。当然,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以及亦舒的言情小说也同样广受欢迎。
流浪的三毛向人们走来,撒哈拉沙漠里的故事、三毛与荷西的浪漫爱情至今让人们难以忘怀。80年代的中国人还很少有机会出去旅行,三毛这样一个浪迹天涯的女子,她所提供的旅行经历,传递的那种浪漫气质吸引了无数的人。然而三毛最后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漂泊,留给人们不尽的唏嘘。
80年代后期,王朔的横空出世绝非偶然。王朔小说里的“顽主”们表面上看来逍遥快活,实际上内心却大多充满焦灼和苦闷,他们的“痞”中往往透露出唐诘坷德式喜剧似的悲凉。80年代后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一种讲究实用、追逐实例的风气迅速蔓延,传统价值失落了,理想主义成为可笑的代名词,这些正是王朔小说得以流行的社会语境。
1990年红遍全国的“汪国真热”有些让人意想不到。1990年汪国真出版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连印5次,印数达15万册,被列入当年十大畅销书,少男少女抄录汪诗成为一种时髦。但汪国真的诗歌也因内容肤浅被认为是思想的快餐,很快,汪国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张爱玲的旷世才情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这种追捧在1995年张爱玲去世后到达高潮,那时凡是张爱玲的著作,统统被抢着出版;有关张爱玲的传记,纷纷问世。同样因作家本人的离世而掀起读其作品热潮的还有“王小波热”,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英年早逝,使这位以自由主义思想写作杂感的作家身上蒙上了一层悲情色彩。其小说“时代三部曲”、杂感集《沉默的大多数》等为他赢得了极大的“身后名”。
1995年赵忠祥以《岁月随想》开启了明星出书的热潮。《岁月随想》出版不足3月,连印5次,印数达55万册充分说明了明星出书具有巨大的市场。此后,杨澜的《凭海临风》、倪萍的《日子》)、水均益的《前沿故事》、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等纷至沓来。
世纪之交,阅读发展到“读图时代”,《老照片》1996年底一经问世即风靡全国,掀起了“老照片文化热”,它带动了一批“老照片”出版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如火如荼的世纪末“怀旧”。
大众阅读的功利时代
关键词:《哈佛女孩刘亦婷》《谁动了我的奶酪》《把信送给加西亚》几米
市场经济下社会生活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大众的阅读目的也越来越趋向功利。进入新世纪之后,文化分层的趋势越来越清楚和明显,每一种类型的阅读都有明晰的阅读圈子,原来那种不考虑消费者需求的文化生产模式已经过时。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下一代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哈佛女孩刘亦婷》的风靡是出版界和教育界的一个神话,书中写了刘亦婷父母对刘亦婷的素质培养纪实,这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奉为圭皋。另外,《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哈佛家训——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课本》、《卡尔·威特的教育》这类图书也呈现持续旺销之势。
2001年冬,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登陆中国并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奶酪》通过一个有趣的寓言讲述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变化。自从《奶酪》后,《穷爸爸,富爸爸》、《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细节决定成败》、《蓝海战略》等经管励志类的书成为职场人的主要充电读物。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罗文一样让老板赏识与放心,已成为大多职员的职场目标,而这些畅销书中总结的职场概念也已深入人心,成为办公室法则。
几米的“都市温情绘本”的流行是一个另类。在城市钢精混凝土中穿梭奔波的人们开始疲倦了,而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铁》等作品用精美细腻的图画、清新舒洁的语言,描绘出都市人的感慨、幻想与梦,抚慰着都市人孤独易感的心灵。
传统文化的复归
关键词:国学热《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明朝的那些事儿》
近几年来,社会上流行起国学热,阅读也迎来了传统文化的复归,书店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庄子、老子、孔子。作为精神动物的人,即使生活在物质当下,也仍然需要精神家园的归宿,“国学”似乎成了人们寻找精神家园归宿的一条现实的路。
若干年以后,当历史老人再度回眸2006年的中国,一定会被国人对历史的偏爱与拥戴而激动不已。在央视《百家讲坛》持续的“造星运动”中,先是“学术超男”易中天《品三国》书稿以天价竞标引起中国出版界剧烈震荡,创下知名作家都难以企及的版税神话,热销势头长久不衰。然而这一神话让另一“学术超女”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重现,销售很快突破100万册。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当年明月,2006年3月,一个网名为“当年明月”的小公务员在天涯社区网站的“煮酒论史”论坛上在线写下《明朝的那些事儿》这篇“四不像”的文章,用一种调侃和颇有些幽默的手法娓娓道来发生在明朝的一桩桩事,一向曲高和寡的历史文化论坛因他的出现而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般的争论和讨伐,后《明朝的那些事儿》在新浪博客频道连载,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点击量就超过了100万。此后,《明朝的那些事儿》一书的畅销又在出版界引发了一场“那些事儿”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