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正文

黄梅戏

(2006-06-23 15:51:02) 下一个

        黄梅戏又称黄梅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流行的采茶歌,起初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主要在灯节时期活动,又称花灯。逐渐流行于湖北黄梅县,安徽宿松、望江县以及江西的九江、湖口等地。以后发展成为“两小戏”或“三小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等。大约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流传到安徽省安庆一带,在怀宁发展成为“怀腔”黄梅调,具备了安徽地方特色。

        清光绪五年(1879),黄梅戏在安庆北关外演出,未能进入城区,据上海申报记载“一班有20余人”,“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之”。民国15年(1926),黄梅戏唱进安庆城,开始有了自己的演出场所,出现了常年的社班。但大多都保持着 “三打(打击乐)七唱(演员)”的简陋形式。1949年4月安庆解放,地方戏迅速发展,到1953年4月,怀宁等8县就有业余剧团400多个,演员 4000余人,95%是黄梅戏剧团。1952年,严凤英、王少舫参加省文化局在安庆举办的暑期艺人训练班,赴上海学习演出。演出了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片段,大受欢迎。上海报刊发表了多篇文章,给予高度评价。电台播音,唱片厂录制唱片,一时广为流传。1953年省黄梅戏剧团成立,安庆地区13个县也都成立了黄梅戏剧团。1954年,在华东地区戏曲汇演中,黄梅戏《天仙配》获剧本一等奖,导演奖,音乐演出奖,严凤英、王少舫、潘暻琍获一等演员奖。 1956年黄梅戏影片《天仙配》上映,在全国引起轰动。紧接着,《女驸马》等多个剧目拍摄成影片在国内外上映,黄梅戏博得了国人和东南亚人民的厚爱,成为中国四大剧种之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