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今
到南昌去,心里最想、最渴望、最急切要看的,不是南昌的市容,而是滕王阁。
滕王阁是由唐太宗的弟弟滕王李元婴于公元653年兴建的、在历史上兴废更迭达29次之多;现在,滕王阁的主阁落成于1989年,是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设计的,雕梁飞檐,外观宏伟,气势雄浑。
然而,我对滕王阁着迷,和滕王阁的建筑历史以及滕王阁的建筑格式是全然没有关系。
让我倾倒的,是王勃。
王勃是唐朝大诗人,他当众挥笔所写的《滕王阁序》,成了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名作。
当年就读中学时,《滕王阁序》是课文之一,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老师在诵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那一脸陶醉的神情。当我再三咀嚼而领略了文中隽永的意境时,想像力便化成了一支灵活的画笔,在脑子里绘出了一幅斑斓绚丽的图画,优美绝伦,一生一世不褪色。
滕王阁,从此在我心中化成了一个无声的呼唤、一个令我心跳的惊叹号。
终于有机会站在滕王阁上时,兴奋难抑地从高处远眺,只见赣江浩淼,天色苍茫;这景致虽然和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风光大相径庭,可是,能够登堂入室地“走进文学”那种美好已极的感受,为我的南昌行髹上了分外亮丽的色彩。
上庐山去,我一心向往的,是一个唤作“花径”的景点,因为多年以来,我一直为白居易的作品《大林寺桃花》而神魂颠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相传是白居易在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写的。当时是暮春,山下桃花已落尽,可是,庐山依然桃花处处开,他因此借着这个灿烂的花景而写出了自己内心那种“峰回路转”的深刻感受。我每读一次,便有一次新的感动和感悟。此刻,当我漫步于这个景色雅致的花径时,想到这里便是令白居易诗兴大发的地方,花径里的花,全都茂茂盛盛、蓬蓬勃勃绽放到心田里去了。
之后,去游湖泊。南昌湖泊特多,南昌的朋友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的湖泊,比西湖更美丽,更秀气哪!”是的,是的,散布于南昌城内和城外的八个大湖,的确美丽,的确秀气,然而,遗憾的是:泛舟湖上,心里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不像当年游西湖,脑里装着苏东坡遐迩闻名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坐在船上,整个人就像浮在彩色的云雾里,除了欢喜,还是欢喜。南昌的湖,就景致而言,的确不比杭州西湖逊色,可是,它们缺乏了文化的底蕴、缺少了文学的趣味;而一个地方如果欠缺了人文的气息,游人游览的兴味也就大大的低减了。
湖光山色处处有,庭台楼阁无处无,然而,使山川湖泊扬名四海的、赋予庭台楼阁永恒生命的,永远是文学、文学!
一个欠缺人文内涵的城市,就算经济发展取得骄人的成绩,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瑰丽的空壳罢了!反之,一个有远见的城市,会以文学美化市容、以文化丰盈生活。
城市有了文化,人民心灵永远富有。
想起一件事。那天我给你说的,中秋之后的早晨,我在我们家deck后面看到的景色:
“晨雾与天鹅齐飞,湖水共月光一色”
是真实的,不是杜撰喻人。
想起一件事。那天我给你说的,中秋之后的早晨,我在我们家deck后面看到的景色:
“晨雾与天鹅齐飞,湖水共月光一色”
是真实的,不是杜撰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