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读过一片文章. 题目是"蝴蝶飞走了". 是怀念过逝的影星胡蝶. 胡蝶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上有名的大明星. 是中国一代電影皇后。她晚年遷居溫哥華後,過著平常人的生活。除了與其他四位要好的朋友來往外,很少拋頭露面。可以說,基本上過著隱居的生活。
在加拿大, 胡蝶即使拋頭露面, 怕也没有甚麽人会认得出. 胡蝶在中国幾乎家喻戶曉,紅遍半邊天。但是在加拿大她的电影并不像好莱坞电影那麽红. 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胡蝶是谁. 所以不需要带上黑墨镜,穿上风衣. 像个地下党. 事实上, 很多达官显贵,王公贵族, 明星富豪,江湖大盗, 把黄金船载以入. 在美国過著隱居的生活.
所谓隐居. 是指过着与世无关或与世无争的生活. 虽然和胡蝶的隐居是不能并论, 但从某种意义上, 很多海外的华人小老百姓在美国在外国过得是隱居的生活. 两者隐居的方式或许没有甚麽不同. 但是其中的感觉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回想我自己当年来美国留学的时候, 第一次吃到Humberger. 觉得Humberger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 因为在我出国之前, 国内的生活水平相对美国还是较低的. 后来我很快发现有比Humberger 好吃的东西, 比如Cheeseberger.
如果中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可能很多海外的华人的心情会感觉更平和一些. 问题是美国这十几年没有很多的变化, 而中国却发生了从经济腾飞到文化等个个领域的深刻的变化. 表哥表姐等亲戚们搬进了豪华的公寓, 买了小汽车, 有机会出国旅游, 有机会出席三大男高音的音乐会......
有一天老同学金某来美国. 我们一起吃午饭. 金某在中国的企业年销售额上亿. 吃饭的时候, 他说:"美国的空气真干净啊." 是啊, 他除了干净的空气, 其他都有了. 我除了干净的空气, 还有甚麽值得跟他提的哪?
美国社会我们是弱势群体. 中国社会我们看不懂"超女". 成了中国社会这场巨变的旁观者. 但无论是自愿还是迫于某种原因(比如说孩子), 我们这些人呆在了国外.
一个朋友比喻这种状况为温水蛤蟆. 让蛤蟆一下子跳进温水它一定很难受.但如果把蛤蟆周围的水一点一点的升温. 它就不知道难受了.
有时候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 发现朋友也有很多苦闷. 可能人到中年, 都或多或少有一点Depression.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 我对生活的理解是信仰,家庭,梦想,朋友.
对生活的理解是变化的. 如果年底被解雇了, 对生活的理解会变成房费,车费,电费,水费.
信仰是人生的灯塔, 你坚信的原则直接影响你的行为和结果. 生活中充满风浪. 信仰使人在风浪中不迷失自己. 信仰可以是宗教.
家庭是人的避风港. 人都需要爱和亲情. 和谐的家带来稳定的生活和平和的心态,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身体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保证.
梦想是人生的动力. 小孩子们欢笑着跑向海边, 心中充满五颜六色的贝壳和变化万千的沙丘. 没有了梦想, 生活就缺少了乐趣.
朋友和你一起交流生活中的失落,烦闷,紧张, 忧虑, 和你一起开怀畅饮, 放声大笑. 和你一起面对危险, 给你撑腰.
隐居了十多年. 早已没有了梦想. 至于朋友嘛, 用一位网友的话: 已经没有肉眼看得到的朋友. 这句话有一点夸张. 朋友在美国变了一种味道. 简单讲, 隐私, 独立和人权以外,才轮到朋友. 但是没有了朋友. 人就像生活在孤岛上.
胡蝶的隐居, 是大紅大紫塵埃落定後,体味到生活的平凡恬靜,舒適可貴。
北美华人的隐居, 是十年磨一剑, 再磨十年, 再磨.......... 后来发现, 周围的人不使剑.
你可能一直想回国发展。我就用我的经历劝你别回去。你的能力我一点都不怀疑,一定会有大的发展。So what? 我来美前(6年前)已经年薪30万人民币,才27岁,在广州有两套房子和小轿车。但累啊!同公司的工程师才拿7-8万。但钱是用血和肝换回来的。结果,在来美前大病一场,身体一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恢复。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宁愿不进什莫顶尖外资高科技公司。你以为就你有本事?大陆有13亿人,能有几个能年薪百万呢?就选今年能年薪百万,您有信心明年,后年,大后年继续保持这个数吗?
如果做个工程师,那还不如在美国,心里平衡些。如果要开公司,有多少人跟你竞争?您知道吗?还不算那些皇亲国戚们。大病一场,就把千万家财散尽。
多想想家庭,老婆,孩子的幸福,才是长久之计。
反正你一直在磨剑嘛。 就怕连这口气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