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本书里的照片,上一篇全是上海的,这里上几张北京的。
英文说是北京的Beggar Bridge,我怀疑应该是指天桥。
以前书上看到说北京天桥艺人有耍熊的,这张是具体的图像
李鸿章在1876左右在天津,那时应该是李中堂生涯的高峰时期,摄影师是Lorenzo Fisler
1930年代,北京茶馆
1949年2月27日,北京人民翘首期盼解放军入城--我稍微加工了一些,英文原文是citizens awaiting communist troops,Peking, 27 February 1949 。这张很有价值,是那个年代北京人众生相,当然,可以看出,这里的人都是有经济能力的家庭。
借此想谈谈上海的一点体会--就一点,很短,以与北京比较的方式进行。我跟上海关系更密切,虽然是南京土著,但是母亲可以说是上海人,小时候从宁波老家去上海,与先期到上海打工的外公会合,然后在上海读书,毕业后到南京工作成家,父亲也是宁波人,以宁波和上海的关系,我们家父母两边的亲戚几乎全在上海。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更喜欢北京,我上大学是在北京上的,四年里对北京了解不可能很深,但是应该可以做个比较。
不知为什么,说到上海人,我脑海里的形象总是个女的,所以我的比较可能是以上海女人跟北京女人比较。我的印象是,上海女人对人要求很高,比较难让她们满意,态度比较严厉,往往会皱着眉头,指出人和事的不足之处,尤其是经济方面,从我的上海亲戚中的女士们来看,几乎言必谈经济事务,对外人有防范,不太愿意与外人多接触;而北京人,北京女士,往往比较开朗,笑容很常见,什么事不太较真,“没事儿”是她们的口头语,即使是在跟不认识的人接触中,也比较随和,乐观,宽容。就这一点,借着上照片的机会说下。
加一句,老北京人(我只对80年代以前的北京有些了解,上海同)比较安于现状,上海人则敢为天下先。70年代西哈努克常来中国,到上海时,他可能会发觉自发欢迎人群中女人更多些,喜欢女人的他可能有点得意,但是如果他仔细看,上海女人的眼睛盯着的是他太太,或者说是他太太的服装,看完后回去,就会仿制乃至改进。我们南京是大萝卜,比较粗,70年代衣服都很土,白色,蓝色,灰色,料也是,布的活的确良的,记得一次上海表姐来,夏天,她穿的是很鲜艳的蓝色衣服,料子很亮丽,袖子也短,在家外跟我们打牌时,引的院子里人注目,另一次,是位堂姐,来南京玩,当时是吃螃蟹季,她去菜场买螃蟹准备带回上海,我们南京的便宜,她回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她身后跟了一群人围观,当年外国人的待遇,也是因为她的衣服,是我们南京人不敢穿的,今天看来很保守的,但是那年代,南京人脑子短路。
再加一句可以吗?说到上海,上海作家程乃珊写的《蓝屋》当初对我很有些震撼,前几年在南京还听过她讲座,非常典型的老上海人,当然是上流社会的,家族很很洋化,她的英文名是Nancy,乃珊可能是谐音,可惜去世了,好像是糖尿病。她家里是基督教的,那次讲座中她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人要有所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