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是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区。一条南后街,串起两侧的十条街巷。静卧在闹市中心的三坊七巷,青石铺路、白墙灰瓦,随便一条不起眼的古朴小巷中,就可能隐身着上百年的明清老宅。虽历经百年,仍依稀可见往日的规模气派。行走在老街中,恍若时光倒回。
三坊七巷保存着200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更令人惊叹的是,从这里还走出了林则徐、沈堡桢、严复、冰心等众多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名人志士。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今年春天回国,匆匆浏览一遍福州,看到了福州老城区三坊七巷,和记忆中的破旧小巷子完全不同,如今是一派崭新的复古街巷,非常惊艳。狂拍了许多照片,可惜天色不早,加上阴天,照片光线暗淡,挑不出几张好的。
昔日拥挤破旧的南后街改造成了一条青石板铺成的步行街,青石板路上游人如织。街两侧一间紧挨一间,排列着各种老字号的商店,夹杂着一些名人故居纪念馆。在清晨或者夜半时分,当游人散尽,应该更能体会到三坊七巷的古风古韵,想像过去静谧的街巷、玩耍的孩童、悠闲的老人……
听说市政府还让古老的夜间报时制度“打更巡街”习俗重现坊巷,今年5月1日后,南后街还正式恢复打更。“三四月间,大人好睡,门户锁紧,火烛小心!”……每晚7:00至10:00,更夫(一般是五六十岁的男子)就穿着大红更夫装、头戴黑帽、手提红灯笼,一路走,一路用福州话喊着,伴随着“笃笃、当当”的竹梆子和铜锣的敲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