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社论:美国财长换马,中国应有政经预案(ZT)
(2006-08-22 18:01:54)
下一个
人民币渐进升值已是大趋势。所谓“破8”,和港币兑人民币1:1只是时间问题。升值也是循序渐进过程,不可能有大的跳跃。对中国来说,汇率升值比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账户开放,风险较小。即使如此,对于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调整汇率也不得不见步行步。中央政府一再宣称,汇率机制远比汇率水平重要,但这不过是拒绝汇率大幅调整的挡箭牌。
就美国来说,各利益集团对中国的要求并不一致。代表旧经济的产业集团,尤其是受中国出口产品冲击的纺织业,当然希望人民币尽快大幅升值。但对金融业来说,则更关心中国开放金融服务业,认为此举能减缓两国经常性账户(其中的服务贸易)失衡和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压力。上周美国财政部长换人,来自高盛的保尔森也许会再度举起鲁宾的“强美元”旗帜,并要求中国开放金融业。“高利率,强美元”或许是美国应对金融恐怖平衡的有效对策。“低利率,弱美元”,虽能刺激美经济,但加剧美经济失衡。“高利率,弱美元”,或能改善美内部失衡,但推行过激,容易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在全球化和美国有“暗物质”下,“高利率,强美元”却能保持美国金融市场稳定。中国政府应对此有所准备。
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必会引来大批海外热钱,高息美元也会吸引中国到海外作金融投资。但中国可以在逐步开放中,借机通过利率平衡内部借贷。当然中国提高利率,会进一步吸引海外热钱,但在美元高利率国际环境下,国际热钱有投机成本。反之,中国若不提高利率,单靠央行冲销,作用有限,流动性过剩,内地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容易,市场不易平衡。尤其当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弱,通胀不明显时,各类资产市场的投机气氛将会十分浓厚,资产泡沫必然产生。
利率不仅是一种风险溢价,也是各类市场收益保持平衡的杠杆。如此,中国政府当前理想的政策组合便是,人民币渐进升值,金融服务业逐步开放,人民币利率可对楼市等不同行业采取风险溢价,提高整体利率水平等。
保尔森被布什提名,意味着早先扬言不当财长必辞职的副国务卿佐立克的出局。提出“利益相关人”的佐立克,当然是美国的鸽派,不管中共是否愿意和平演变,从策略上说,中共更愿意看到佐立克的主张能够主导美国的对华政策,为中国赢得宝贵的和平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但客观的说,佐立克的政策,看似理性实为幼稚,连美国地缘政治外交中起码的体现风险控制的“对冲”策略都没有。中国的对美外交不能把基点放在佐立克的“利益相关人”上,否则不仅上当受骗(美国国家利益既受各利益集团影响,也受4年选举制约,更受三权分立和一些国家利益机构保障),而且也会被美国主流社会误认为在搞欺骗。当然,把它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组合拳中的一种策略是可以的,以此与美保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