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家述评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晶报》系列社论:改革八论

(2012-01-24 02:54:02) 下一个

  


  “改革八论”之一:凝聚共识让改革发力奔跑

  1992年,小平同志一路向南,先后视察了武汉、深圳、珠海、上海,发表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极为重要的南方讲话。

  此后,与改革有关的一个个春天故事,灿然绽放,光耀神州。回望历史,重温小平南方讲话,寻觅的,依然是那份足以让改革再度发力奔跑的思想激情与实践勇气。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事实上,20年来,中国的各项改革也都在有序推进,成就斐然,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改革的内生力量与发生逻辑在当下已有了深刻的变化,激情顿减、意识淡化、感知迟钝、勇气消挫、动力衰竭等现象,在诸多领域中也有较多呈现,在某些关键问题和重点环节上还时有突出表现。这不但严重枯萎了我们缤纷绽放的改革之花,更成为制约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巨大障碍。

  改革开放已30多年了,我们的路子一直走得很顺,成就与进步远超预期,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舒坦。在某些人眼里,改革委实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而那些既得利益者因为自个儿身边的坛坛罐罐,也陡然转身站到了改革的反面。加上发轫于计划经济久改不革的体制痼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矛盾、利益冲突、观念缠斗,必须承认,与20年前相比,改革的阻力与难度正在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迅猛繁殖,而各种势力支持下的组织性对抗力量事实上也在暗自发力。

  这种困顿与迷茫,不但消解了以前的改革共识,削弱了改革的共生力量,也导致了社会出现分化撕裂的趋势,衍生出种种有关改革的暧昧、摇摆、消极和无所作为的倾向。更令我们担忧的是,在这种背景下,否定改革、否定市场、否定民主、否定法治、否定公平正义的阴风浊流,近年来在某些地方及个别领域也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凡此种种,是否就意味着在改革问题上我们可以观望守成,甚至逆流而上开历史倒车呢?

  答案是否定的。

  阶层分化、吏治腐败、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生态破坏、国富民贫,这些问题,哪个不解决,哪个不妥善解决好,都有可能将改革30多年来的成果毁于一旦,并引发由累积多年的矛盾所导致的社会动荡和社会溃败,陷中华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境。不去突破盘踞多年的制度约束,不妥善化解利益固化、阶层凝滞的格局,不及时回应民间的诉求意旨,不顺应世界情势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民族复兴和中国崛起根本就无从谈起;经济社会也不可能获得充沛动力实现持续发展。

  要化解这些问题与矛盾,只有凝聚改革共识,重振改革勇气,再造改革动力,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思路、渠道、方法,中国发展的列车也才有重回正确轨道的可能,中国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才有可能找到积极的内生动力。

  过去30多年的发展,靠的是改革;中国未来的发展,毫无疑问,也只能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要不要改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好与更好”的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它依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又一个春天来临了,当我们再度聆听世纪伟人小平同志关于中国未来命运的深沉呐喊时,心中涌起的何止是岁月的眷念,来自历史深处的那种非凡卓识、坚定信念和昂扬激情,更值得我们汲取、赓续与发扬光大。

  在此,我们动情期待:改革号角再次强力吹奏,响彻中华大地。



  “改革八论”之二:惟有改革才能走出“历史三峡”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拨开迷雾,发现迷雾背后的历史真相,明白当今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尊重市场以及尊重每一个人的权益,鼓励而非压制民间改革动力,以更开放的姿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穿越二十年的岁月,我们仍能感受到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中这一番坚定语气的分量。萌动在那样一个早春的改革足音,对艰难穿行在“历史三峡”的中国来说,至今仍然是胸膛里的一种强劲跳动。

  从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中国因改革开放而逐步释放的社会活力,本身就是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最好回答。尊重市场的力量,尊重一些普适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共识。

  但是,从当年姓“社”姓“资”的争论,到不时出现的质疑改革的声音,无不显示着,曾扭转了整个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改革开放从来就不是一条坦途。尤其是当前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贫富分化,特权横行,人心迷失等诸多问题,更是像迷雾一样横亘在前方,使一些人失却了应有的方位感,无法看清自己究竟身处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位置。

  无论如何,无论现实怎样粗暴地撕裂了一个人对生活的美好想像,都不应成为我们退守蒙昧,封闭与保守的理由。必须明白,当前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是因改革而起,而恰恰是改革不彻底带来的,用吴敬琏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市场经济转型的“大关还没有过”。包括如何制衡权力,如何实现“监护人政府”向“守夜人政府”转变等深层次改革的推进,都考验着我们的改革勇气与胆识。

  进一步说,改革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旨归。相对于国家而言,每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国民才是社会价值的真正创造者。回顾三十多年的改革沉浮,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大脉络就是将原本属于民众的还给民众,政治上还权于民与经济上还利于民。可以说,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未竟的价值回顾之旅。

  实际上,现代性社会的构建,它的主要标志就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国家的崛起,必须以尊重每一个国民的价值、尊严与权利为前提。而在一个封闭的社会里,人往往只是国家机器上的一个冰冷的螺丝钉,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也不允许独立思考的工具。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拨开迷雾,发现迷雾背后的历史真相,明白当今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尊重市场以及尊重每一个人的权益,鼓励而非压制民间改革动力,以更开放的姿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拒绝社会的粗鄙化,寻找那些在一系列激烈社会变革中飘零失落了的传统价值的同时,学会拥抱世界,拥抱那些已经被反复验证过的人类普遍价值,自觉吸收一切有用的人类文明成果。唯此,我们才能走向政治文明,走出类似黄宗羲定律的历史轮回,才能让时间最终站在我们一边。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我们相信,不管前面还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与困扰,中国的改革开放,终将如这万山拦不住的涓涓溪水,奔流向海,形成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景象。



  “改革八论”之三:成绩是过去的

  一些人曾经是改革的支持者和“弄潮儿”,也为推动改革作出过贡献。但时过境迁,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担心改革继续深入会触及既得利益,一些人千方百计地阻挠改革,破坏改革,成为改革之路上的巨大阻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小平南方讲话之后,社会各界更坚定了改革决心,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

  今日之中国,高楼鳞次栉比,公共设施日益健全,各种高科技产品渐入寻常百姓家,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发展后劲十足。但在这些辉煌的成绩之外,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在经济领域,尽管已有一定基础,发展势头良好,但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些都可能成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在法治领域,虽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法治理念也已渐入人心,但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权大于法、以权压法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严重挑衅法律尊严、践踏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依法治国,任重而道远。

  在文化领域,尽管文化产业蒸蒸日上,文化产品丰富多元,但真正能打动人心、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不多。部分文化艺术领域的改革、创新能力不足,创作者未能真正解放思想,不敢说实话、讲真话,不能针对现实创作有力度、有批判价值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力作。相关政策制度有待完善和更新,以给文化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和舞台。

  成绩是鞭策我们前行的动力,是超越自我的坐标,而不是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理由。不讳言问题和不足,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迈步向前。

  改革走到今天,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不少人仍活在过去的辉煌和荣誉里,认为已经够好了,不需要改革了。一些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鼠目寸光,不思进取。动辄拿“想当年”说事,固守着已有的“一亩三分地”,不肯将目光投向远方。他们抗拒、害怕新事物,不愿了解,一味排斥,总以为过去的老思路、老办法可以“一招鲜,吃遍天”,总觉得新的不如旧的好,把过去的成绩和荣誉变成了继续改革的包袱。

  还有一些人曾经是改革的支持者和“弄潮儿”,也为推动改革作出过贡献。但时过境迁,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担心改革继续深入会触及既得利益,一些人千方百计地阻挠改革,破坏改革,成为改革之路上的巨大阻力。某种意义上说,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僵化体制束缚、破除既得利益集团阻碍的过程,今日之改革,需要各阶层人士的体认和支持,也不会因为任何力量的阻挠妨碍而止步不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更值得期待。2012年01月12日



  “改革八论”之四: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若不能得到纠正,将极大妨碍改革继续推进,害莫大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的,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一些人却总是无视实际,习惯于穿旧鞋,走老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因为惰性作祟。他们中的不少人曾是改革的弄潮儿,也曾敢闯敢试,但时过境迁,当初的闯劲和冲劲逐渐消退,小富即安,甘于平庸。遇到任何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过去的思路,过去的办法,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因为骄傲自负,自以为是。一些思路、一些做法过去发挥过作用,便将之奉为圭臬,认为什么办法都不如老办法好,什么思路都不如旧思路强,对一切新提议、新做法都嗤之以鼻,置之不理。

  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因为对新情况、新问题不够了解,认识不足。之所以会如此,一是由于自大自满,冥顽不灵,拒斥新事物;二是由于不学习,不研究,或知识结构欠缺,最终成为“老古董”和“老顽固”。

  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因为害怕承担风险。突破和创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在一些人眼中,失败是可怕的,不可容忍的,失败会有损自己一贯正确的形象,让自己显得不那么伟大英明。采用老办法,至多无功,但不会有过,在无过即功的狭隘思维驱使下得过且过,成为许多人明哲保身的选择。

  还有些人喜欢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则是为私利所囿。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对为什么要改革,以及现阶段还需不需要改革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对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的害处心知肚明。但因为采用新办法可能触及自身利益,采用新办法可能让自己手中的权势受影响,因此总是想方设法地压制新办法、新思路。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若不能得到纠正,将极大妨碍改革继续推进,害莫大焉。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会把好事变坏,把事情搞砸。新事物有新事物的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老办法包打天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仅会造成损失,更将贻误发展时机。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还会给改革者泼冷水,挫伤创新者的热情。在一些地方,老办法成了金科玉律,既不能批评,更不能反对。谁要是批评反对,谁就要被视为异己,就要被说闲话,就要被戴上“不听话”的帽子,就要被穿小鞋。长此以往,只会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都乖乖地墨守成规,唯命是从。

  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更会形成极坏的示范。守旧者得势,改革者受挫,将使许多人不愿或不敢改革,被迫混日子,图安稳,随大流。

  改革要求新求变。解决新问题,就要有新思路、新办法。(2012年01月13日)



  “改革八论”之五:改革就是一个重建常识的过程

  重建常识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比如,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被人类共同遵守的价值;比如,生活中不时可见的权力傲慢与自负,以及以“你到底在为谁说话”为代表的官场雷语,都表明常识仍然是现实中的一种匮乏品

  常识必须得到尊重,规则、法律必须被敬畏,在今天,在这样一个时代,依然有值得反复提及的理由。

  所谓常识,就是那些人所共知的普遍道理和知识。常识之中,往往包含着一般的规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自然和理性”的呼声,代表社会生活的“常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常识,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为代表的“深圳观念”,也是常识。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常识不断被遮蔽、被颠覆。20年前,邓小平在视察先科公司时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这让人感觉到,一个患有常识缺乏症的社会将是何等扭曲。如今,无论是一本叫《常识》的书的畅销,还是两年前广东高考作文以“常识”为题,都从侧面验证了重建常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重建常识,才能走出虚无的泥沼。从人是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到作为舶来品的“纳税人”的权利意识的启蒙与苏醒,以及它作为现代政治伦理的基点的确认;从过去宣传的“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可以无条件地牺牲人的生命”,到人的生命至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没有任何区别……曾经被扭曲的常识正在一点点顽强地还原。

  但是也应该看到,重建常识往往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比如,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被人类共同遵守的价值;比如,生活中不时可见的权力傲慢与自负,以及以“你到底在为谁说话”为代表的官场雷语,都表明常识仍然是现实中的一种匮乏品。可以说,改革其实很简单,其本质就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重建常识的过程。

  进一步说,回到尊重常识的轨道上,社会才能充满契约精神,规则与法律才能真正得到尊重与捍卫。回顾历史,那个砸烂公检法的时代,也彻底砸烂了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人们常说,司法是守住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今,值得警觉的是,权力、长官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仍然不时出现。

  比如,一些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部分问题官员被依法严惩,但时隔不久,这些官员又会“带病复出”;司法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司法信条,但是,这样的原则在一些地方不能得到尊重和实现,在一些人那里,法律只是一种“可选择的工具”……这样的现象越多,法律就越难被信仰,法治常识就越难得到普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表明,没有法治的支撑,就丧失了起码的社会正义标准和法律秩序柱石。视法治“常识”为玩物,把司法规律当做儿戏,就无法真正建设一个法治国家。

  20年一晃而过,历史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社会阶层在一点点重塑,常识在一点点确立。所有这一切,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态。我们希望,当改革进一步向深水区挺进的时候,当民生利益、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的时候,那些被“放逐”的常识,包括伦理、法律、规则与制度层面的常识能更多地回归现实。



  改革八论”之六:勇闯“深水区”

  寄希望于做大蛋糕,在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用发展形成的增量来缓解问题,这不过是一种“改革幻象”,也是不敢涉入改革“深水区”的表现。

  改革走到今天,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走回头路,也不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而是要迎难而上,勇闯“深水区”。

  一些人说起改革,满口支持,头头是道,但只是“口头英雄”,光说不练,不能反求诸己。还有些人也在搞改革,但只触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避重就轻,不敢碰硬,不敢涉入“深水区”,这种只碰“软钉子”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

  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难题,亟须通过进一步改革来破解。

  一是发展方式粗放,生态遭破坏,环境被污染,高投入、高能耗带来能源、材料、资源浪费严重,这样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二是社会建设严重滞后,民生问题凸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贵、住房贵,老百姓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啧有烦言。三是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资料显示,相当于中国总人口0.2‰的人,持有相当于全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的近一半,众多“国”字号垄断行业职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8%,工资与福利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四是滥用公权和贪腐现象严重,令百姓深恶痛绝。

  诚如学者所言,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定型化,形成使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由此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

  在改革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人摸石头摸上瘾了,河却不想过了。究其原因,就是既得利益在作祟,要破除既得利益,就得勇闯改革的“深水区”。

  另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是,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出现亢奋、畸形发展。在强势利益集团挤压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处境艰难,民间经济活力不足,这使得经济发展对政府推动更为倚重。由政府主导的大拆大建、上大项目成为“改革”的标签,并由此形成“增量依赖症”。

  没有通过体制变革来解决问题,于是只能寄希望于做大蛋糕,在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用发展形成的增量来缓解问题,这不过是一种“改革幻象”,也是不敢涉入改革“深水区”的表现。

  眼下,改革越往前走,越是阻力重重。但路越难走,阻力越大,越是凸显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对一些核心问题有意无意地回避,如果不能勇闯“深水区”,不但将贻误改革时机,更会让一些矛盾、问题不断累积,以至积重难返,难以解决。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中国最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能够正视既得利益格局、冲破既得利益格局、走出目前僵局与困境的勇气。勇闯“深水区”,就是这种勇气的最好体现。(2012-01-17)



  “改革八论”之七:敢闯敢冒的精气神还在吗

  过去的改革是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新的改革需要重建权力的秩序。现代社会要求政府更多地向服务、责任、有限的权力结构转型,政府行为必须完全纳入法治的框架,规范运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是20年前小平南方视察时对深圳经济特区的肯定和勉励。今天,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当年敢闯敢冒的精气神是否不变如斯?

  改革者过去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经济发展压力,必须从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GDP延续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财政年年盈余,城市更加美丽,叫板国际一流城市成为响当当的发展目标之一。但不少人也开始失去改革的意志和进取的激情,一些领域开始僵化板结,机构不断膨胀,改革变成蜻蜓点水,很多人对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我们原有的那一股改革发展的气和劲,到哪里去了?

  如今,我们再次面临改革向纵深延伸的紧迫要求。很多城市面临资源、土地、人口、交通、环境的约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进入新的凸显期,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更为突出。

  当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改革是硬道理。城市服务和管理者必须重新拿出干事创业的朝气,推动改革的勇气,破釜沉舟的豪气,以及为了城市未来和民生福祉的正气。但新的改革已经不是针对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着眼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面临的风险更大,掣肘更多,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人的利益。

  过去的改革是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新的改革需要重建权力的秩序。现代社会要求政府更多地向服务、责任、有限的权力结构转型,政府行为必须完全纳入法治的框架,规范运行,法治全面取代人治,公民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需要得到全面的实现。正如温家宝总理一再表达的,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批评政府。

  推动改革的力量,不仅仅是党政官员的觉悟,还应该有全体市民的共同觉悟,改革应该成为每个公民共同参与和推动的改革。作为城市公民,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城市的未来发展,为城市新的改革出谋划策,或通过公共舆论的表达指陈时弊,或通过NGO参与社会领域的自治自律,共同督促政府部门的改革和改进。

  今天正值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沧桑巨变。今天,我们重温小平南方谈话,就是要再一次唤醒改革开放、敢闯敢冒的精气神。 2012年01月18日



  “改革八论”之八:葆“特”色,再闯一片新天地

  这座让世界瞩目的城市,要想再闯出一片新天地,就必须永葆“特”色,不仅在空间上特区扩容,更要在观念、思想、行动之“特”上加以深化和升华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小平同志1984年1月26日为深圳经济特区的题词。而事隔8年后老人视察南方时,又把这段题词一字一句念出来。这是对深圳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深圳人的鼓励和鞭策。

  20年前的深圳,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阻力和干扰。在此关键时刻,小平同志不辞劳顿再次来到深圳,为这座城市驱云拨雾、指点迷津,为改革开放注入动力与活力。

  今天的深圳,高楼在生长,市容更漂亮,社会稳定有序,市民生活安康,去年还成功举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今天的成就同样雄辩地证明,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方向是对头的。

  经济特区“特”在哪?改革先驱用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敢闯敢试敢冒风险,杀出一条血路;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尊重常识,尊重规则,尊重人的各项自然权利,尊重人类的共同价值——一句话,深圳经济特区的“特”,就是以特别的勇气、胆识、谋略、干劲,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造就了深圳,深圳又为经济特区注入新的内涵。但不可否认,“经济特区”这个过去令人怦然心动、热血贲张的字眼,如今看起来已不像往常那般“时髦”了。

  深圳过去享受优惠政策一马领先,如今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兄弟省市万马奔腾。同时,又面临土地资源快速消耗,人口规模迅速膨胀,环境承载接近极限,社会管理压力巨大等现实问题。人们对深圳的后劲和持续力,对深圳经济特区能否再“特”下去,产生了疑惑。

  今天的深圳面临着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全新挑战。过去为解决温饱,要快速发展经济、拓展产业,总体上是走了一条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这种外延扩张型发展模式,导致产业结构及城市建设出现自发无序粗放现象。此外,因为重经济而轻社会,导致利益分配机制不太协调,权力过度扩张,权益受到压抑,社会建设相应面临新课题。

  困难与局限,难点与盲点,是待破之题,也是改革的目标、方向和着力点。经济发展而言,要彻底摆脱旧模式的路径依赖,加快产业转型步伐,鼓励创造型、创意型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而言,要以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城市为标杆,提升品质,让城市更宜居,更有家园感;尤其是社会建设,更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文化、教育、医疗的投入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社会组织,约束并节制权力扩张,将社会想做好、能做好的事情交还给社会,共建城市共同体。

  知易行难。过去提改革开放,面对的是一道道有形的障碍,这条规定不合理,那个方法不可行,凡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都是改革的目标和对象。而现在除了那些有形的障碍,还要面对无形的坎。这道坎也许是别人,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一些人提到改革,口若悬河,天花乱坠,表衷心下决心不甘人后,可就是不愿反求诸己,就是怕改革动了自己的奶酪,于是自觉不自觉站在改革对立面;一些人以改革派自居,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是改革,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是保守和倒退,说一套做一套,投机取巧,践踏社会公平正义;还有些人把改革当成一块招牌或者标签,甚至当成一块用完就扔的抹布,这些人骨子里就是在用改革的标签反改革。所以,要真改革,必须除“心魔”。只有除掉了内心深处的那个“小九九”,才有勇气自我革新,投身到改革洪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给深圳经济特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座让世界瞩目的城市,要想再闯出一片新天地,就必须永葆“特”色,不仅在空间上特区扩容,更要在观念、思想、行动之“特”上加以深化和升华。凝聚共识,直面难点,拿出当年敢闯敢试敢干实干的劲头,披荆斩棘走新路。惟如此才能告慰小平。(2012年01月19日)

来源: 晶报 | 来源日期:2012年1月 | 责任编辑:左小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