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四通文化 6
—————————————————————————————————————
四通故事(75)对话片段
1987年9月,IBM高级代表团访问四通
这样的对话会,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而是生动活泼、火花四溅、有问有答、气氛热烈的互动过程。记忆当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
到 1987 年上半年,公司人员急剧增加,我们准备租用友谊宾馆整整一层开阔的大厅,作为总部办公室。对话会上,有员工提出了质疑:“万总,听说公司要花 40 万元 / 年租用豪华的友谊宾馆办公,是不是太奢侈了?”
我说:“不奢侈。如果我们一分钱也不挣,那么租一间茅草房也是奢侈。去年我们销售了 1.1 亿元,用营业额的千分之四来租一个办公的地方,应该说是非常节俭了。公司大了,人多了,公司需要有与之规模相称的对外形象,人员需要充裕的工作、活动空间,这样我们才能为顾客提供第一流的服务。”
一个企业,能花多少钱,能分多少钱,要根据我们的营业收入。四通对所有的专业公司和经营实体,都实行目标管理,具体来说,叫“五定二挂钩”,即定销售额、定利润、定资金、定人员、定库存,运行费用与销售额挂钩,分配与利润挂钩。一开始,我们规定每增长 25 万元销售额,公司才可以招募一位新人。这个标准后来不断加码,人均销售后来增加到 50 万元。到 1988 年,人均销售提高到 100 万元,当年我们的销售额突破了 10 个亿,员工总数是 960 人。
有人开始沾沾自喜,说我们现在的人均销售额和人均利润,己经与 IBM 相当了。在 1987 年 9 月的一次对话会上,有人问:“万老师,你总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 IBM ,那你能告诉我们,现在公司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吗?”
我说:到今年 8 月底,我们集团整个营业额,是 1 亿 6 千 483 万 6 千 488 元 7 角 6 分。我们还有 9 、 10 、 11 、 12 ,四个月的时间。目前的月销售额大约是 3400 万元。加上前 8 个月的累计,差不多是 3 个亿,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大的问题和意外,我们今年“保二争三”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离目标还有多远?给大家提供一个数据: IBM 去年的营业额是 500 亿美元,相当于 2000 亿人民币,我们大约是它的千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说我们是在爬坡,目标是珠穆朗玛峰,峰高 8882 米,我们现在不过爬了一个 8 米高的小土坡。如果说我们进行的是两万五千里长征,我们刚刚走了 25 里地,你说我们离目的地有多远?如果按当年长征路线来讲,我们还刚上路,之后的迂回曲折,艰难险阻,还都在后面呢!
前几天, IBM 的一个高级代表团,成员有 IBM 的副总裁、业务开发部的主管、以及负责中国和香港业务的地区总裁,一行七人,到四通来参观访问。
对我们“要成为中国 IBM ”的提法,他们非常有兴趣。我说:我们要成为中国的 IBM ,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为世界的四通。我还提到,有人说,企业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问号(?);第二个阶段是问号加惊叹号(?!);第三个阶段是惊叹号(!)。我说四通经历了第一个阶段,刚刚步入第二个阶段。一开始,从上到下,对我们是普遍的怀疑;现在,开始有人说我们还不错,但依然带着大大的问号。我说希望四通能够尽快步入第三个阶段。
IBM 的副总裁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不存在第三阶段,也就是说,不会有一个企业没有问题及人们对于你们没有看法。他说 IBM 这么多年了,一直在美国最成功的五百家企业里名列前茅,但是人们对 IBM 依然有许多问号。在 70 年代,还有去年,有一段时间舆论很大,说 IBM 不行了,没有活力了,不能再发展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等等;有人告他们的状,他们打了一个世界上历时最久的官司,打了十几年。有人根据反垄断法起诉他们。这期间 IBM 的董事长什么事情也不处理,专门处理和政府打官司。他说今天的 IBM 依然处在第二阶段。对一个企业来说,不可能只有一片叫好声,只剩下一个惊叹号。
我听了以后,当时小小的出了一身冷汗,脑袋清醒了许多。是啊,直到 25 年后的今天,还是有人对我们带着一个大大的问号,甚至当面称我们是“中关村一条街上的骗子”,许多观念,他们已经是根深蒂固了,你就是写一千篇《四通故事》,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成见。
惊叹号随风飘去,大问号与世长存,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