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父亲的回忆

给父亲收集的抗战期间在空军的记忆和有关祖父的中国海军文章
正文

陳紹寬將軍與我家二三事

(2006-05-08 15:16:55) 下一个
陳紹寬將軍與我家二三事

  

   陳紹寬(1889—1969)是我國海軍杰出的愛國將領。解放前曾任海軍部部長、海軍總司令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副省長、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我們家和陳紹寬將軍的交往是很早的。現將了解的二三事敘述如下:  我的外祖父陳兆鏘將軍(1862—1953)是中國近代海軍宿將。福州螺洲人,福建船政后學堂第二屆管輪班畢業,留學英國,參加過甲午戰爭,辛亥革命后歷任江南造船所所長,福州船政局局長。他是著名的造船專家、教育家、慈善家,有■極高的聲望。1941年5月,福州第一次淪陷時,日寇派漢奸不斷逼迫外祖父擔任“維持會”會長或名譽會長,都被他堅決拒絕。最后只要求外祖父在“維持會”成立的那一天出席成立典禮。他一聽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義正詞嚴地斥責道:“什么一天?一天就等于一萬年!”他的意思是一日淪為漢奸,便會遺臭萬年!他手無寸鐵,面對殺人不眨眼的敵人,他無所畏懼,決定自殺,以死抗爭,真是“浩然正氣,萬劫不磨”。外祖母林淑貞也準備隨他而去。日寇只好另覓他人擔任“維持會”會長。

  外祖父在決定以身殉國時,就給在重慶的陳紹寬寫信,實際是封“遺書”。他在信中表明寧死不屈決心。他寫信給陳紹寬,是因為陳既是他接觸較多的海軍晚輩,又是當時海軍總司令。在日寇占領福州期間,要寄出這樣的信極其困難。外祖父委托他在郵局工作的遠房侄孫陳長亮派郵遞員冒險越過日寇封鎖■,到未被日寇占領的閩清將信投郵。信終于寄到重慶陳紹寬手中。

  鑒于外祖父在福州淪陷時寧死不屈、忠貞的愛國精神和行為,國民政府頒發給他一面刻■“凜烈可風”字樣的銀盾,以表彰他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陳紹寬以國民政府海軍總司令的名義發表函電,贊揚:“陳兆鏘將軍為我‘海軍之光’”。

  外祖父在1953年病逝,陳紹寬親自上門吊唁,并親切慰問家屬。

  我的父親覲宜(1895—1969)字來秋,是沈葆楨的曾孫,上海同濟大學畢業,留學德國并獲博士學位,20世紀20年代曾任福州船政局制機主任等職,后在同濟大學、雲南大學等校任教授。他曾任福州市第三、四屆政協委員,積極參加政協活動和對臺工作。如在五六十年代父親多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臺廣播電臺邀請去作對臺灣親屬及臺灣教育界人士的廣播講話,將大陸的親人盼望團聚的心願和大陸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的狀■傳達到對岸。

  1914年父母結婚時,陳紹寬擔任他們的男儐相(當年,他是上海某司令的副官)。父母的結婚照片上自然有他的身影。陳紹寬對擔任男儐相之事幾十年也不曾忘懷。60年代初的一天,一位曾任陳紹寬秘書的政協委員向我父親轉達了陳紹寬對父親的問候,并一再強調說:“一定要問沈來秋記不記得我在他結婚時做了什么事?”可能是父親一生清高,青年時代雖與陳紹寬有過交往,后來卻因一是軍界,另一是教育界,而更因為兩人際遇不同,使之無緣相聚。

  我的大姐夫林?49年初只身到臺灣,將大姐沈蘇和四個兒女以及他的父母全留在大陸。當時大姐三十四歲,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長子十二三歲,小女兒才兩歲。兩岸隔絕,夫妻、骨肉分離,真是凄慘。但是大姐沒有被悲痛打倒,自強不息,積極參加社會工作,她連選連任第二屆至第八屆福州市人民代表和第一屆至第八屆福州市婦聯委員、執委,直到八十多歲,她是所有人民代表和婦聯委員、執委中做得最久的一位。

  大姐因為是臺屬,所以很多臺屬都願意找她反映情■,如50年代初有一位臺灣海軍司令的母親高老太太向大姐訴苦,她的兒子在臺灣,她孤身一人在福州,鄰居家的孩子不懂政策,歧視她,常常扔小石子打她家的門窗,于是高老太每天從早到晚就躲在大姐的家里,到天黑才回家。大姐向統戰和對臺工作部門反映她的情■,最后上級決定,將她送往臺灣與其子團聚。

  一天,李世甲(舊海軍將領,也是政協委員)專程來找大姐說,陳紹寬要見她,于是大姐隨■他一起到陳紹寬的家。陳紹寬見到大姐很高興,高度評價她所做的團結臺屬的工作,問她有什么困難需要他幫助,他都會盡力設法解決。使大姐最為感動的是他提起大姐夫林煄蝠堙蝦r擔骸傲■皇前■?滿C”陳紹寬從1929年至1945年任海軍部長、海軍總司令,對大姐夫自然是很了解的,這個評價是實事求是的。林均?28年畢業于■臺海軍學校航海科,被保送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深造,1933年學成歸國,他先后擔任“寧海”、“應瑞”、“永績”等軍艦副艦長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以身報國,英勇抗敵,在江陰與馬當要塞兩次歷史性海空會戰中,流血奮戰(頭部受重傷),完成了阻滯敵軍沿江進犯的任務。后于長沙、鄂西、常德多次戰役中,擔任洞庭湖、沅江及資江布雷分隊、中隊及大隊指揮官,率領官兵出生入死,用自制水雷,■入敵陣,給予敵人以沉重的打擊,為抗日戰史留下了海軍內陸作戰之罕有紀錄。由此,他獲抗日有功的華冑勛章。抗戰勝利后他從事海軍教育工作。

  50年代中期,有關部門希望大姐護送高老太太去臺灣,大姐可以與大姐夫團聚了。但是她因為四個子女太小,公婆年老有病需要照顧而未能成行,從而永遠失去與丈夫團聚的機會,深感遺憾與痛心。最后高老太是由他人護送的。陳紹寬將軍對大姐的關心,至今雖然已過去五十年,但年屆九十歲的大姐仍記憶猶新,向我敘述了這段經歷。○沈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