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飘泊的风花雪月

给自己一个空间 给自己一片寂寞 给自己一片孤独 给自己一次回忆 给自己风 给自己花 给自己雪 给自己月 任季节变化 我有自己的故
正文

中国记者的大气与柔情

(2006-12-08 08:13:50) 下一个

中国记者的大气与柔情

BY 唐薇

    “ 他的文章,他的报道,他所经历的事情,他所见过的人,就连我这个自认为采访机会已经很多的人,也要感到一点点的忌妒。 ”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所 “ 忌妒 ” 的,是《我在白宫当记者》一书的作者、新华社柏林分社社长袁炳忠。

   著名作家苏叔阳评价说: “ 这是一经拿起就难于放下的好书 ” 。居高声自远 , 作者特殊的身份使得本书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多彩,发掘出了许多一般人无法了解到的新闻背后的故事,读起来精彩纷呈,新鲜不断。在第一章《白宫:前所未闻的故事》里,作者写道,美国的白宫新闻厅狭小、朴素, “ 好像进了一个中国农村的普通中学教室 ” 。

    第二章《手记:没有硝烟的战场》引人入胜。这部分主要由一个个采访的惊险故事串成。有记者在波黑战场的无边等待,有美国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混乱、恐怖,有记者为能参加会议翻越铁丝网……不凡的经历,淋漓尽致地 演绎 。

   会讲故事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功。袁炳忠无疑擅长于此。 90 岁高龄的白宫女记者的传奇生涯,在白宫外坚守抗议 20 多年的移民的沧桑历程,充当联合国难民署大使的女星的内心世界,都在他笔下摇曳多姿,令读者兴奋、深思、感动。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全书的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著者把心交给了读者。这颗心,坚强中不乏柔情。

   最后一章记录了作者在 2002 年初在战火中的阿富汗一个多月的采访经历,日记的体裁让他的这一部分文字更为私人化,平实的记录让他的文字充满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细腻的笔触更多地指向路边的乞丐、孤儿院的孤儿,甚至分社聘请的当地司机、翻译。记者毫不掩藏自己, “ 嗓门哽咽张不开口 ” , “ 泪流满面,无法继续采访 ” 。

   一个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的人如果不写书,似乎是一种逃避。袁炳忠 10 多年来 “ 飘泊 ” 过近 40 个国家。他没有逃避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责任, “ 踏踏实实 ” 地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写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写出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人性的复杂,写出了一个中国记者的大气与柔情。【《半月谈》 2006年第18期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