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就是我在飞机上偶然邂逅谈来的朋友。
那年去埃及玩,拿到签证后就在想,到这个什么都陌生的地方之前要是有人能现身说法就好了。无奈周围的朋友说那里打仗,许多人站着进去,躺着出来。只好自己借了一堆书,临时抱佛脚地乱翻一顿,临了上了飞机还在恶补一气。
您是第一次去埃及吗?抬头看见一位金发女郎,戴一付黑边眼睛。她坐在我旁边的位子上,看见我半个小时换一本书,大概觉得很好奇。
是啊,您呢?
我是第十次去了。
哈!这就叫得来全不非功夫。接下来知道了她在慕尼黑大学教英语,正在参与编写朗曼英德词典。当年和父母曾经在埃及住过两年。这次也是度假。她主动提出用英文交谈,说埃及许多地方都讲英文。她那一口流利的英文让我多少有点惊讶,毫无德国口音。交谈中才知道她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英国人。还知道了一些关于埃及很有用的信息。到了开罗,她要去大学办事,我们交换了地址就分手了,以后再没有联系过。
大概是从埃及回来后的第二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应着铃声去开门,我看见送邮件的小伙子递来包装很仔细的一本书。上面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地址,艾琳是寄件人。我使劲儿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谁是这个艾琳。打开书一看是一本朗曼出版的英德比较文学词典。里面有一张信纸,我这才恍然大悟,是那个飞机上的邻座!
本来没有想到旅途中的友谊会延伸到生活中来,这以后我们便有了信件来往。
直到有一天艾琳说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她结婚了,新郎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为了爱情,她决定辞去慕尼黑大学的位置,到那里重新开始。说我的一句话提醒了她,幸福是一种感觉。她在四年的徘徊之后终于和心上人走上红地毯。还说新郎和她一起欢迎我去牛津家里做客…
朋友的定义各人有所不同。艾琳先把我当作了她的朋友,并且让我感觉到了这样的朋友也有真诚。至今我们还保持着联系,不是寄圣诞卡的那种。可能两个月三封信,也可能一年也不写信。应该算是淡如水的那种朋友吧。
人生就是一种经历,朋友则是人生旅途不可缺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