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2006-11-17 11:59:25)
下一个
幸福20年前的一个冬天的早晨,天还没完全放亮,一个尚未成年的穷人的孩子背着打柴的篮子和斧子早早地出发了。为了替父母分忧,解决一家人的燃料问题,他要赶到10公里外的山上去打柴。清晨的风有些刺骨,路边的池塘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有些鱼儿因缺氧而浮到冰下面。单薄的旧棉衣抵不住寒风的肆虐,少年不时地哈着冻僵的手,揉揉冻得通红的耳朵。10多公里的路程并不算远,少年用了3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那时的老百姓都用柴禾做饭取暖,山上的柴总是有限的,并且按当时看山人的规定,只准用死去的树木做柴禾。要想打够一担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当发现一棵死去的树木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让人兴奋。翻山越岭,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打够了一担柴。饥饿和疲劳一阵阵袭来,少年拿出早上准备好的干粮——一个蒸红薯和一块烙饼,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山涧的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一种无以名状的幸福感涌上心头,他认为,这顿午餐很不简单,简直是美味佳肴,那山泉也不是普通泉水,是玉液琼瑶。稍作休息后,少年挑起柴担踏上回家的路程。开始的路走得很轻松,渐渐地,那肩上的担子仿佛像施了魔法,越来越沉;腿上像灌了铅,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夕阳缓缓西沉,山村的炊烟袅袅升起,傍晚的风再一次把寒冷带来。汗水早已流干,被汗水浸湿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像冰一样让人感到难受。过度的疲劳使少年异常狼狈,孤独、无助使少年深深感到生活是如此的艰辛,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意念: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一步步挪也要挪回家去。视线渐渐模糊,黑暗像一张无情的网笼罩着四周的一切,山村的夜晚异常宁静。分明是自己的脚步声,总觉得有人跟在自己后面,恐惧迫使着他不得不加快脚步。一个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使少年好像吃了一份兴奋剂。母亲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干完家务活后急急地赶来,没有客套话,一把接过孩子肩上的担子,大步往家里走去。一股无形的暖流使少年感到无比的畅快,此时,他感到自己是很幸福的。顾不上洗一把脸,坐在暖暖的灶前,端起饭碗大口嚼了起来。一碟炒花生米、一碟萝卜干,就着稠稠地大米粥,这不是普通的晚餐,是世界上最美的山珍海味都难比的佳肴。一种幸福感再次涌上心头。那个少年就是本人自己。往事历历在目,每每回想起这些,心里都是暖暖的。如今,大家的日子都好过多了,几乎没有人上山打柴了。可是,总有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活得郁闷、不够幸福。幸福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对生活的要求有多少,以及对这种要求能够实现的程度有多少。 Nov18,Dar es Sala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