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fay (left), with Gilles Binchois
Guillaume Dufay - Se la face ay pale 杜费的定旋律弥撒曲《假使我的面色苍白》
Why is great : He defined the sound of the early Renaissnce with unparalled emotional power. What's his story : In an age when music had yet to start rolling off the printing presses , such was Dufray' legendary status that his pieces were distributed via hand-written copies. He stood at a musical crossroads, taking well-trusted Medieval forms and techniques such as the 'isorhythm '(recurring rhythmic patterns) to the peak of perfection. Defining works: Missa L'homme arme 《武装了的人》; se la face ay pale 《假使我的面色苍白》. (From classic fm)
音乐和生平:Guillaume Dufay 纪尧姆•杜费比利时人,他所处的时期是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早期, 他在世的时候其音乐才华就得到整个欧洲的一致认同, 但后人对他的生平却了解甚少,因此不少作家一直在探索 并对他的生平赋予很多传奇色彩,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杜费是一位叫Marie Du Fayt的女士和一位匿名的牧师的私生子,他的出生在那个时期是非法的,所以他年轻时跟母亲姓取名叫William Du Fayt。 杜费是15世纪最受欢迎的音乐家, 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只有约200多作品得到保存下来,其中包括:8 Masses, 80多首歌。
了解更多请看:
布艮第乐派 布艮第的地理范围包括目前法国、比利时及荷兰北部、卢森堡和洛林的大部分。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这个地区的音乐家与他们创作的音乐风格被称为“布艮第乐派”(Burgundian School)。由于地理区域广阔,文化复杂,布艮第乐派的音乐家来自各国,音乐风格广泛。布艮第乐派具有国际性色彩。
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布艮第聚集着一大批画家和音乐家,包括著名画家胡伯特(Hubert)和凡·艾克(Jan Van Eyck),以及最著名的音乐家杜费(Guillaume Dufay,1400-1474)和班舒瓦(Gilles Binchois,1400-1460)。当时,布艮第地区成为培养音乐家的摇篮。这里有许多培养音乐家的学校,如康布雷、布鲁日和列日地区的音乐学校。当时康布雷教堂的演唱水平在欧洲最高,自1420年之后,罗马教皇唱诗班的成员全部来自康布雷,杜费就是其中一员。
布艮第的音乐家的主要活动地点是在布艮第公爵的小教堂里。教堂聘请的音乐家们来自法国、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到了15世纪初,布艮第拥有了自己的近30名音乐家。他们既是音乐理论家,又是音乐实践家;既是歌手,又是教师。随着他们在音乐艺术上的声望越来越大,到了1419年好菲利普(Philip the Good)执政之后,布艮第乐派在音乐艺术上的声望在当时的欧洲无人能及。
力求表现诗歌的内容,是布艮第乐派的特征。14世纪的音乐和诗歌的联系是比较肤浅的,而布艮第乐派则把诗和曲视为一个整体,谈音乐与诗歌的内容紧密相联。他们的音乐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对比,更多的是阴柔伤感、安详超凡的情感表现。在布艮第乐派的音乐中,即兴的作曲方式越来越少,音乐家们追求精致的音乐技巧,五度、八度的采用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六度和三度的乐句,使音乐听起来柔和而高雅。
杜费 作为布艮第乐派的代表作家,杜费在康布雷大教堂的附属学校就读,并在教皇的合唱队中任职达7年之久。之后,由于学识渊博,被任命担任教会要职。但是,无论在世还是去世后,他都以伟大的音乐家及伟大的教师闻名。
杜费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了宗教和世俗两方面。他的世俗歌曲的歌词采用发文和意大利文。歌曲大部分是三声部的。在他的意大利文作品中,可以看到兰迪尼的影响。他的法文歌曲则表现出清晰的织体与丰富的旋律。如世俗歌曲《温柔高贵的心》(Franc nuer nentilx),可以感受到各声部之间的模仿、三和弦似的和声效果及每个声部的独立特色。
上个世纪的巴黎圣母院乐派所珍视的经文歌,没有被15世纪的音乐家所忽视,以杜费为首的布艮第乐派把经文歌当作一种隆重的节庆音乐形式,用于国王加冕、教堂礼仪和婚礼盛典。如果说有一种音乐能逾越教堂音乐与宫廷音乐这道鸿沟,那么这种音乐就是经文歌,因为经文歌不属于教堂音乐与宫廷音乐的任何一方,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杜费的经文歌多是以等节奏的技巧写作的,声部从三声部到五声部的都有。作品多半是以已有的旋律为作曲的基础,持续声部不在最低声部,而改在次低声部出现。他的著名经文歌《慈悲圣母》(Alma redemptoris mater)是一首三拍子的三声部的音乐作品,开始是一段华彩的独唱乐句,运用格里高利圣咏,然后这段旋律在女高音(声部)上出现,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声音,而是变成了一段优美的旋律。音乐句子的终止都落在C大和弦上,使音乐在调式的转换中具有类似大调的感觉。结尾部分富有戏剧性的和弦,也表现出作曲家对乐曲结构的高超处理技巧。再加上优雅的节奏,使作品的表现生动自然,富有吸引力。
如果说最能代表巴黎圣母院乐派的曲式是经文歌,那最能代表布艮第乐派的曲式应是弥撒曲。杜费在宗教音乐的创作上,最突出的便是弥撒曲的创作。他共写了8部完整的弥撒曲。这是自1364年马肖创作第一部完整的弥撒曲约70年以后,才有另外完整的弥撒曲出现。正是在这些弥撒曲的创作中,杜费奠定了合唱四声部的方式。如他的经文歌创作一样,在杜费的弥撒曲中,持续声部不再是最低的声部,而是次低声部。他把最低声部称为“贝司”,也就是现在的“低音声部”。
杜费非常注重乐曲的整体风格的形成,在曲式结构上保持一致性。为了这个目标,杜费采取了定旋律连用的方式,就是选用一段圣歌旋律,用在五个乐章的每个段落中,从而打破了在每个乐章中用不同的圣歌的方式。例如杜费的定旋律弥撒曲《假使我的面色苍白》(Missa sela face ay pale),其中定旋律就是由法文歌曲《假使我的面色苍白》演变而来。另外当时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武装了的人》(L'homme arme),深受15世纪作曲家的喜爱,很多人用它来创作乐曲。杜费也以此曲写了一部弥撒曲。 (侯锡瑾著:《西方早期合唱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http://www.verycd.com/topics/107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