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人民币汇率问题:三个方程式(1)
在和世界经济整合的过程中,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对很多发达国家的中低端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使得各类贸易或者经济争端最终都落在了人民币汇率这个焦点问题上了。近期在中美就经贸问题频繁对话、中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以及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等背景因素作用下,人民币汇率问题又引起了国际外汇市场的广泛注目,而且由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
另外,由于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日益临近,美国政府官员以及国会山上的两党议员们又重新“扑”向人民币,先是加征关税议案表决,再是美参议员访华施压,而后是汇率操纵国指控,一时之间人人民币汇率仿佛成了美国政客人人得以操刀的代罪羔羊,好象只要迫使中国重新对人民币进行估价就能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和国内就业流失问题,而世界经济秩序也将恢复平静了。美国政府的这种看似符合逻辑的推断一直不乏政客捧场,而每次出现这样的论调也总让美国的政界、商界和媒体好长一阵子不消停,因此频频出现对中国“操纵货币”或者“人为低估币值”的指控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人民币升值就真得能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甚至是世界经济不平衡问题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分析以下三个围绕着中美贸易,中美政治和人民币汇率的方程式吧。
1) 中国贸易顺差 + 美国贸易逆差 = 人民币升值?
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这笔庞大的外汇储备积累主要来自于中国巨额的外贸顺差以及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有关专家根据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增长幅度和速度估计,到今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总体来讲,保持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趋势不仅有利于维持政府和企业的对外信用等级和内部金融结构稳定,而且有助于防止和解决国际金融危机。但是,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构成为美元资产,任何程度的人民币升值也必然导致相应幅度的外汇储备资产贬值。
不过,大洋彼岸的贸易账户就别有风景了。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5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在绝对数额上创记录得达到了8049亿美元(其中对华贸易逆差约为2020亿美元),而且贸易赤字相对于GDP的百分比也从2004年的5.7%提高到去年的6.4%。来自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的经济学家赞迪(Zandi)预测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将升至8250亿美元。由于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经常项目除了商品和服务贸易外,其还包括投资往来收益,因此经常项目赤字实际上意味着美国每年度的对外借款总额。时至今日,在对美国的国际贸易结算问题上,各国商家和个人仍然愿意接受美元作为最终的方式,但经济学家担心美国不断扩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将使外国投资者失去继续持有美国股票、国债和其他美元资产的兴趣。一旦投资者失去信心并开始抛售美元资产,美国股票和国债的价格将大幅下跌,从而推高美国的利率水平并引起美元的贬值。这种金融市场连锁反应的局面如果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的泥塘。正是因为这种潜在的经济风险以及美元资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入外国投资者手中使得美国政府开始担心美国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是否已经过头了。这种焦虑则明显得表现在日前美国参众两院议员以影响国家安全为由干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界港口公司(DP World)并购6个美国港口的事件上。虽然布什总统大
中美间这一正一负的经常项目差值乍看起来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并且表面上支持了那些极力鼓动人民币升值的人们的论调。然而,认真得分析中国外汇储备的统计数据,我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种结果。首先,去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大部分来自投机性的“热钱”而不是最资本项目的长期投资。其次,由于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使得对进口机械设备需求减少,支撑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增长的出口正在日趋减缓。再者,虽然去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但中国对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约为逆差。因此,即使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讲,中国也应该采取对话和小步调整的策略来面对国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 美财政部 + 国会议员 = 人民币升值?
自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改变了自1994年以来实行了九年的人民币固定汇率制以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就视之为一个突破口,持续不断地游说布什政府对中国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施加更大的政治压力。有迹象表明,布什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屈服于这股来自国内商界和政界的压力,并通过美国财政部宣告:“可能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并继而实施相应的贸易惩罚措施”。在财政部去年11月份的一份公开报告中,美国政府语调甚至看起来有点最后通牒的味道。另外,在本月中旬,美国财政部到了公布其每两年一度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汇率政策评估报告的最后期限,并且又再次暗示可能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不过,美国财政部高层于29日透露,由于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原定4月初提交的各国货币报告将推迟,而该报告也不太可能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这种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美政治高层之间互相搏弈的一张王牌。
另外,在3月19日,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和林德西·格雷厄姆抵京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访问,并得到中国副总理吴仪、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以及外交部长李肇星高规格接待。两位美国参议员此行的目的除了继续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施压以外,同时也将在考察后决定是否在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的“舒默-格雷厄姆法案(Schumer-Graham Bill)”。显然,该法案针对中国商品的27.5%附加关税是回应美国贸易商指控人民币汇率被低估15% - 40%的一个回应。
Senator Charles Schumer Senator Lindsey Graham
再者,两位议员的普遍观点是中国应该重新对人民币估价,以减小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给中国带来的巨额对美贸易顺差。然而有一个不应被忽略的事实是,今天在欧美市场上一件印着“Made in China”的衬衫其实是整个亚洲制造业合作的产物。它的棉纱却可能最初来自泰国,然后又被运到韩国进行加工,纽扣则可能来自菲律宾,中国只是完成了布料的缝制和纽扣的固定,并把成品运输到欧美而已。因此在原材料大量依靠进口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就会大大降低中国厂商的原材料成本,到头来只要是在政治上许可的范围内,人民币升值不会根本改变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上最终价格。这种观点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一些国际著名投行的认同。根据它们研究报告,人民币汇率最多被低估了10% -15%,而且如果它们的估计值是正确的话,那么随着中国出口行业工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美国同业水平以及人民币继续升值8%-1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该是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也就是在1:7.20 – 1:7.50范围之内。因此,虽然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人民币被低估的结论,但从贸易收支平衡来看,人民币并未被显著低估。
事实上,从广义而不是仅仅参照美元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相对于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提升幅度远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即使是相对美元而言,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在近几周以来也在加快。虽然按年度相对比率计算,在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的头半年之内,人民币相对美元仅升值了1%,但是自从今年2月以来,人民币相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4%。照此发展下去,人民币兑美元距离“破8”已是指日可待了。显然,这样的汇率改革步伐已经说服了两位来势汹汹的美国参议员将他们的议案表决时间最晚推迟至今年9月29日,并在离开北京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感到更加乐观了”。
写于2006年4月9日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