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日前发表文章称,如果按照新的标准衡量,2005年新
兴经济体的产出总量占全球比重已经过半。
文章借鉴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方式,用购买力平价指数而非市场汇率将各
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转化为美元。新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汇率波动影响,而且
考虑了新兴经济体物价较低的因素。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新兴经济体产出总量占全
球的比重一直在下降,2005年仅为26%。
不过,即使按市场汇率计算,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也相当快。去年新兴经济体
的GDP总量增加1.6万亿美元,而发达经济体仅为1.4万亿美元。与不少国外
媒体一直大肆宣扬的中印威胁论不同,文章用数字说明,能体现新兴经济体迅猛发展
的并不只是中国和印度,中印两国占新兴经济体GDP增长总量的比重仅为1/5。
从具体数字来看,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总量占全球比重已从1970年的20%增
长到现在的42%,过去5年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过半。此外,
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占全球的2/3,消费的石油总量占全球的47%。此外,发
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间贸易额的增速是发达经济体内部贸易额增速的两倍,美国、
欧元区和日本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都流向了新兴经济体,欧盟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出
口额是对美国和日本两国出口额的两倍。
过去3年新兴经济体的平均经济增速超过6%,而发达经济体仅为2.4%。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5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略低于6%,但仍将是发达
经济体的两倍。如果这种相对增长趋势能够维持下去,新兴经济体的产出总额在20
年后将占全球的2/3。很多人质疑这种推论能否成立,文章认为,新兴经济体的实
力大为增强,经济政策也较以前成熟了很多,抵御全球经济波动的能力已基本具备,
因此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出现。
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公布的报告称,2005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私人资本净值达
到创纪录的3580亿美元。《经济学家》的文章评价说,多数新兴经济体已不再需
要这种资金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因为其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国内或地区内储蓄而非外
债拉动的,外债总额与出口总额之比已从1998年的1.74:1下降到去年的0
.82:1。
尽管新兴经济体的产出占全球比重已经过半,但其人口占全球的5/6,人均数
字显然很低,而且资本市场还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就像19世纪末的美国一样,新
兴经济体必然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文章指出,在新兴经济体2005年的高速增长背后,有三种因素也许只能在短
期奏效。首先,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让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出产国大为受益。其
次,对外债水平较高的拉美国家来说,去年全球范围的低利率降低了借贷成本。第三
,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出口激增是由美国的强劲进口需求带动的,在美联储不断加息的
背景下,美国人负债消费的理念必然会受到影响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