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前言:在文化走廊有些日头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这位“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装爱笔杆”的淑女司令和她每年一度的“作业”。这些“作业”题材广泛、妙趣横生,再加上走廊朋友们的生花妙笔,使得每一幅文字能够在现实与历史中大胆想象和自由驰骋,读后令人拍手叫绝,受益匪浅。)
提到书本的话题,我总是不由衷得想起《从文家书》、《边城》、《湘行散记》、湘西凤凰和沈从文。沈先生一生创作宏富,共出版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等70余集子,但在我的印象中,《边城》和《湘行散记》则是他写得最好的散文。正是因为他的文字,凤凰这个湘西小镇被几代人记住了,而沈从文也因此成为凤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沈从文先生的墓碑上,画家黄永玉代笔题写了他的文字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句话其实也就是沈从文和凤凰之间血脉联系。
在《边城》和《湘行散记》中,沈先生独创了一种描写民情民风的乡土文字。他以湘西生活为背景,融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和优美清新的湘西风情于一炉,使作品充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返朴归真的自然情调。“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读沈从文的作品常常让人的心灵有一种美的过滤。这种独特的文风或许是来自于他对屠杀和战乱的亲眼目睹和对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思考。这样的生活和文化积淀使他的情感和文字往往带有人性和抒情的色彩。
沈先生曾经说:音乐、绘画和文学是相通的,这一点在他的《从文家书》中得到了印证,“我永远是艺术家的感情而不是道德君子的感情……我听音乐是以听众的角度去听”。 每每沈看到起伏的山脉,先生就会联想到音乐中起伏的旋律。在小说《边城》里,他就把行船摇橹的声音,狗叫、鸟鸣都融入了作品中,读起来会感到一种 “犬吠鸟鸣山更幽”的清闲,人仿佛来到了桃源仙境一般。而在《湘行散记》中,沈从文笔下的岩壁石窟、码头河道、渔网船橹、白帆落日和云影暮色就象是一幅沅水两岸的写意风景画,其间甚至还有先生自己的素描插图呢。
1982年,62岁的沈从文作了最后一次故乡行。他执意要到菜市场看看并说:挤一挤那才有意思。先生真得去了,而且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水灵鲜亮的青菜之间。我不由的感叹: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乡土作家 --- 愿意挤在乡下人之间,愿意以这种方式拥抱故乡。
写于2005年10月1日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