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美联储理事本·贝南克今年3月10日对一些经济学家发表演说时表示,美国经
常账户赤字的不断扩大不能怪美国人乱花钱,而是外国人太爱存钱。英国《金融时报
》的评论员文章称,这标志着美国官方认可了这种“有些新奇的观点”:造成美国赤
字的原因是世界其它地区的过剩储蓄。
近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也引用了贝南克的这番话,认为他的论点颠覆了传统
的经济思维:政策制定者过去一向担心的是储蓄不足,经济学家也认为全球化会导致
资本短缺和利率上升,但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现在利率这么低?为什么美国人能够
从国外借到大量金钱来花,而似乎不受到任何惩罚?如果贝南克的观点是正确的,所
有这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全球经济今年的增长率将
达到4.3%,虽低于2004年的水平,但仍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经济的
快速增长一般都伴随着高水平利率,然而各国的长期利率水平却都处于上世纪60年
代以来的最低点。按照贝南克的理论,低利率表明储蓄相对于投资有些过量,然而《
全球经济展望》却指出,如果按照市场现有汇率水平计算全球储蓄占产出的比例,这
一数字在过去30年中一直在走下坡路,2000年至2002年间下降得尤为明显
,虽然最近两年略有上升,但目前的全球储蓄率也并不是很高,只是接近于近20年
来的平均水平。《经济学家》的文章认为,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的投资热
情日渐冷淡,二是全球储蓄的地理分布发生了变化。
按照传统理论,一国储蓄率的高低多由消费者决定,而投资水平则取决于企业。
然而近年来这一情况却发生了转变,企业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将利润用于再投资,它们
反倒成了银行的“座上宾”。这一变化在日本体现的最为明显,在上世纪90年代初
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企业一改过度投资下的负债经营方式,大量增加银行储蓄。其
他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在经历了金融风暴后,企业投
资额下降。在本世纪初的网络泡沫破裂后,美国和欧洲企业的投资热情也大大降温。
尽管企业的“节俭”之风已成全球趋势,但各国经济结构和决策者反应的不同决
定了由此给各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虽然美国公司投资下降的幅度远远小于日本
和其他经济体的公司,但美国政府的反应却比其他国家都要强烈,2001年至20
03年,美国多次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这在战后是很少见的,短期利率的
降低推高了房价的上涨,同时也鼓励人们贷款消费,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也因此居高
不下。有数据显示,美国人一年花的钱要超出经济生产总值7000亿美元,相当于
赚100元要花106元,结果导致美国对外赤字自1999年以来翻了一倍。
1997年至1998年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例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但这些国家出于对资本外逃的担心没有像美国那样降低
利率,最后只能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为了推动出口和增加外汇储备,许多东亚国
家的货币在金融危机后仍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导致的后果是这些国家的公司不愿投资
,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却都激增。
日本和欧洲的情况界于这两种极端之间。尽管日本政府也采取了刺激经济增长的
措施,但似乎效力并不大,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储蓄出口国,其经常账户赢余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6年的1.4%上升到去年的3.7%。欧洲国家的情况
不一而足。德国的情况跟日本很像,储蓄余额增长很快,但国内需求却不足。其他欧
洲国家的情况则更接近美国,英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变得很宽松,西班牙的经常账
户赤字几乎和美国的不相上下。
这样造成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资本主要从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
,2004年从新兴经济体流向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总额达到了3500亿美元。其次
,真正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是居民的消费而非企业的投资,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负债
生存,这从全球楼市的持续升温中就可以看出。
这种变化会变成永久性的趋势吗?《经济学家》的文章认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部分经济学家称这只是暂时和周期性的现象,日本和欧洲的投资迟早会恢复到原来
的水平,利率也会随之上升,如果美国的投资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外国投资者就会
抽走资金,导致美元的急剧贬值及利率的上升,出现令人担忧的“经济硬着陆”。而
另一些经济学家却认为,所谓“全球储蓄过剩”是经济结构变化造成的结果,可能持
续数年,甚至几十年。他们认为,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油价的持续高涨意味着发达国
家的居民储蓄也会大量增加,利率水平会下降更多,而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为了防止
本国货币升值必然会继续向国外转移他们的高储蓄。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全球储蓄的
转移和投资结构的变化虽不会成为永久,但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改变,因此全球经
济发展的这种非常规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