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油价并未高至使亚洲经济遭受重创的程度;
●此次油价上涨主要由于需求强劲,而非供给问题;同时亚洲经济状况远好于上
世纪90年代石油危机时;
●亚洲部分国家国内油价的扭曲比油价高企的风险更大;
●中国油价倒挂严重,国内油价对国际油价变动调整缓慢;
●当油价达到80~90美元每桶时对亚洲经济影响相对较小,当油价高于90
美元时,影响相对较大。
当国际原油价格在70美元每桶上下徘徊时,我们再次提出疑问:高油价将如何
影响亚洲的经济增长?哪些国家经济对油价上涨表现得更脆弱?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情况不变时,平均油价上涨到80美元每桶时,亚
洲石油进口国GDP增速将下降0.3%;当油价涨至90美元和100美元时,对
GDP的影响将大得多。
油价上涨对韩国、泰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影响最大,马来西亚和印尼最小,而中国
、菲律宾、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则居中。如果考虑到各国国内外油价价差增大带来
的调整风险,印尼、马来西亚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相对更脆弱,新加坡、中国香港受影
响最小,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菲律宾则居中。
现有模型预测有误差
现有的“油价-经济增长”模型大都过高估计油价对亚洲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预测模型误差较大的部分原因在于其假定条件需要修订:第一,油价与经济增速的关
系本质及稳定性;第二,油价对经济的影响是否呈线性。
首先,大部分模型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油价影响。但油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本质已
发生变化。过去油价上涨主要源于供给的冲击,例如1973年、1979年和19
90年的油价飙升。相反,自2000年以来的油价高企则源于巴西、俄罗斯、印度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需求上升而推动的全球经济增长。这两种冲击明显不同。前者对
紧缩性财政政策比较敏感,但实行此类政策对经济发展不利。相反,需求增长导致的
油价冲击则属于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这方面数据的缺乏使我们很难预测油价变动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次,现在模型往往基于对“油价与经济关系”的线性假定,但实际并非如此。
例如,油价从每桶20美元涨到30美元与从每桶60美元涨到70美元比较,前者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那么油价何时才算达到这个临界点呢?援引美联储主席
格林斯潘的说法:“我们现在不知道,但当到达这个价位时就会知道。”这种不可知
论并非回避问题,而是诸如经济结构性变化、增长、利率、汇率等宏观因素综合作用
导致油价波动的经济影响难以预测的结果。
真实油价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亚洲石油进口多是如迪拜原油一样的重质油,而非西得克萨斯清质原油(WTI
)。从名义价格看,迪拜原油价格涨幅大,但如果剔除通胀因素,其实际涨幅大大缩
小。这是因为:重质原油价格滞后于WTI原油;亚洲较高的通胀率也加大了名义价
格和实际油价间的价差。
自2005年油价上涨至今,实际油价仍低于1990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历史
最高点。1990年第四季度到1991年第一季度期间,美国经济陷于衰退,而亚
洲经济仅仅是放慢增速而已。现在的亚洲经济比那时更好。
首先,中日两国经济增速在上升,亚洲其他国家的国内需求也在增长;
其次,除印尼等少数国家外,亚洲实际利率仍处于并将保持在历史低点,有利于
国内经济复苏;
再次,亚洲区域内的投资帮助消费者与企业应对高油价的冲击;
最后,过去十多年中,亚洲各国(泰国和印尼除外)GDP每单位石油消耗量呈
下降趋势。
“价格倒挂”加重财政负担
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的扭曲可能带来比油价高企更大的风险。韩国、中国香港
地区、新加坡,其国内油价随国际油市而动,成品油终端价格高于国际油价;中国、
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其国内油价滞后于国际油价,成品油终端价格低于国
际油价,即政府补贴油价。
总的来说,更多亚洲国家实行的是保护国内消费者免于国际油价波动的政策,但
这会导致高风险。首先,扭曲的价格推迟了石油消费习惯的改进;其次,当缓冲机制
难以为继时,油价的快速调整将比现在的逐渐调整对经济损害更大。
我们认为,今明两年中国完成石油价格体系改革的可能性不大,这将继续加大供
需失衡的调整难度,并且加重政府补贴的财政负担。预计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终
端油价平均价格比同期进口油价低27%。由此增加的财政负担高达280亿美元,
占GDP的1.7%。
泰国政府因财政不堪重负,已于今年7月取消油价补贴,我们认为这正是泰国经
济实现“软着陆”的原因之一。马来西亚和印尼也宣布,下半年将取消政府补贴。事
实上,这两国的补贴并没带来多大的财政压力,印尼面对的是因补贴导致的过度石油
消费。随着补贴的加大,今年8月,印尼石油消费同比增幅达到15%,是前几年的
2.5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