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宗教集注之九 --- 略谈佛教与基督教

(2005-02-11 17:19:49) 下一个

      文章来源:淡淡微风

     

        实际上,对这个题目,我没有做过专门的研究,只是在讨论信仰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个人看法,所以有什么偏颇或者不到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另外,我一般不参与各种信仰之间的争执,因为,已经争了几千年,而且只要人类存在,就会一直争论下去。每个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往前走就好了,不论哪种信仰,只要自己不过分偏激,再用现代的知识修正一下行为,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所以,我一般是不会劝谁信什么别信什么,只是把事实摆出来,让大家自己选择。当然,无论如何,都会有个人喜好的影子,那就是没办法的了。

  我自己偏好佛学,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了,但这是理智思考使然,不是盲目崇信的结果。原因后面会谈到,这里先谈谈我对基督教的了解。


  我尽量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不让个人喜好影响思路和判断,当然这个很难,不过应该比那些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却先入为主,以自己信仰的标准去评判别的信仰的人好些。


  为了了解基督教,我花了几年时间。在我认识的学佛的人里,没有这么认真学习过基督教的,同样,在我认识的基督徒里,也没有那样认真学习过佛学的。我读过不同版本的圣经,听过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台湾、韩国、大陆、香港的不同牧师讲道,参与不同国家基督徒的活动,也参与过被基督教视为异端的耶和华见证人、摩门教等等教派的活动。自问还是能做到平心而论,从来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我想,这是因为我来自中国,一个不会因为信仰不同就加以歧视的文化古国,一种有着泱泱大度的文化胸怀,能包容一切不同声音的文化族群。


  我先谈谈对基督教和佛教原则性的不同,再说说“不忘中国”朋友的文章——我很欣赏“不忘中国”这个id,因为看多了类似“汉奸”的人,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就出卖国家民族和自己灵魂的人——这里提到的灵魂,是指精神层面,没有迷信的意思:)


  一,有主宰,无主宰。
    基督教是有主宰的——上帝。只有他是主人,别的都是羔羊、奴仆,甚至连奴仆都不算,比如动物等等。
    佛教里没有主宰,要说有,就是规律。佛只是老师,告诉你规律和方法,他不能代替你做任何事情,也不能改变你的命运,因为,你的问题只有自己能解决,你是自己的主宰。


  二。有思考,无思考。
    基督教也不是没有思考,而是思考了也没有用。你只要接受就可以了——把一切都交付给主,让主看顾你。
    佛教则是,一切都要是你自己思考的。除非你用另外的方式,比如念佛法门,但是,那只是让你换一个好一点儿的地方思考,到了所谓的极乐世界,你还是要一点点做起来。


  三。可探讨,不可探讨。
    自然,基督教是不可探讨的。这里的探讨,不是指教义的辩论,而是指根本立足点——上帝。有没有上帝,在基督教里是不能讨论的。你只能接受,不然的话,什么都无从谈起。
    佛教里,你可以随便质疑任何问题,世界你能想到的,没有任何禁区。


  四。平等,不平等。
    基督教里,其实没有平等一说。你和上帝、主永远不可能平等。因为你是被上帝造出来的,他是主人,你是什么?
    佛教里,众生平等。不只是人和佛平等,人和动物,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平等——科学昌明到如今,也还没有这么高的思想呢。


  五。有智慧,无智慧。
    基督教里,你不需要有智慧——只要“信”,智慧在上帝和主那里——当然,这里我们不探讨主和上帝的关系。
    佛教里,一定要有智慧,求的也是这个智慧。而且智慧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己本来就有的,。别人给你的只是说法,要变成自己的智慧,要靠你去实践,去发现。


  六。排他,不排他。
    基督教排他,除了上帝,你不能信别人,他是独一无二的真神。信了他,按道理,你就没有再学习其他信仰的权力了。
    佛教,你可以随时学习别的,和佛教相比较。喜欢别的,你就可以改信,什么时候不喜欢了,也可以随时回来,没有任何问题。佛教也从来不说别的信仰都要消灭之类的话,共存共生没有问题。


  七。自由,不自由。
    从前面,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暂时想到这么多,以后想到了,再补充。

  
  下面谈谈“不忘中国”朋友的文章。


  这位朋友,对基督教了解的多一些,对佛教,相对来说,要少的多。我把其中的一些误解做一下解释,希望这位朋友别误会,我们就事论事,只谈道理,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


  文中说:“佛教敬拜多神,如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可是按照佛教的教义,这叁位不是神。观世音菩萨尚在修行地位,阿弥陀佛则是千亿万佛之一。佛教中最尊贵者,当推释迦摩尼佛祖,但释迦佛也不是神, 而且他并未让世人把他当神来敬拜。因为按佛经说,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禽兽也可成佛。彻底说来,佛教是无神可拜的。结果,有佛教祖师把佛像劈开烧火,并宣称自己就是佛,自己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可怜,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第一个问题,在佛教里的神的概念,和其他宗教是不同的。佛教里的神,基本上和人相似,也有生老病死,也有苦恼,只是比人幸福一些,能力强一些——类似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别。


  第二,佛教里没有谁最尊贵。既然平等,就是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做到和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也只是老师。


  第三,祖师烧佛的典故,是唐朝的丹霞天然禅师,因为天冷就烧木佛以取暖,除了实用的原因,也有破除执着迷信的用意。至于宣称自己是佛,应该不是他说的。别的祖师,说过类似话的不少,但佛教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我也可以说自己就是佛,没什么大不了。


  第四,每个生灵都是宇宙里最高大的,也都是宇宙里最渺小的。大家都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可怜的。如果谁因为信仰,觉得自己低贱,我不反对,但是请别把我加上:)

  “基督教则不然,上帝即在古时藉着众先知,晓谕人类,虽然在各民族,深浅不同,先知所知道的有限,但在这末世,藉着他的独生子耶稣启示於世人。这位宇宙间独一的真神上帝──耶和华,不但是真理,太初的道,自有永有,而且是最高权能、智慧、仁爱、圣洁、公义、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


  这段,我就不评论了,因为,这是基督教的立教之基础,没有办法讨论,也讨论不出来结果。

  “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有计划,有目的创造的.佛教看世界是因缘和合,四大皆空.世界是阎浮提娑婆世界,众苦充满,都是由於一切众生业感而来,果报而来,故佛教徒看不出被造之物、大自然界之美,及上帝创造之恩典。基督徒则不然,以为世界万物俱是天父上帝所创造,奇伟美丽无比,其中蕴藏财宝丰富,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人苟能开了灵眼,则无论太空宇宙之大,原子之小,处处皆可见到上帝创造之奥妙。故对於山水花鸟,音乐美术,在在皆可寄情欣赏.因为这一切,皆是天父上帝为人类预备的。 ”


  这段里,佛教说世界之“苦”,是告诉人明白自己拥有的都是暂时的,劝人不要贪著,并没有说世界只是“苦”没有“乐”。有语云“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那里说的不是“苦”,而是“常乐我净”,佛教里的世界,比基督教里广大的多。极乐世界里,也要比我们的世界美好的多。谁说佛教徒看不到大自然之美?您的意思是说,我就不懂得大自然之美?“山水花鸟,音乐美术”,我就不懂得欣赏?:)


  所有东西,不是我们人类占有的,是所有生灵共同拥有的。人类没有权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至于是不是上帝创造的,就不讨论了。

  “基督教看人生是乐观的,相信耶稣的出发点是赦罪得救;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烦恼的,信佛修行的出发点是离苦得乐.佛教看人生有八苦,故不愿来生再做人;基督教则不然,世象种种皆应努力研究。家庭、社会、世界,皆要努力服务。因为做得越多,就越能荣耀上帝。 佛教徒出家,或吃斋念佛,集功德,原因都是为离苦得乐。修修来生,或图往生西方。出发点,并不是想到罪的问题,只想到苦的问题。此又与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叫人头一件想到罪的问题,倒并不一定要离苦,甚至要甘心乐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会中,爱人、服事人。”


  这段里,“ 基督教看人生是乐观的,相信耶稣的出发点是赦罪得救”这句话,基督教内部也有争论。我就不再争论。


  “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烦恼的,信佛修行的出发点是离苦得乐.佛教看人生有八苦,故不愿来生再做人”,算是误会吧。佛教看人生,是说有痛苦烦恼的一面,那是因为你没有智慧,不了解,如果你了解了,拥有了智慧,就不同了。“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同样一件事情,有智慧和没有智慧的眼光,看起来完全两样。


  “不愿来生做人”的说法,不知道从何而来?实际上,在佛教里,做人已经是很幸福的了,是很难很难,付出很多努力的结果。不然的话,做动物,做鬼,下地狱,都要苦的多。这些东西,涉及迷信,就不多讨论了。这里只是说明,佛教里,没有不愿做人的说法。当然,有些人觉得活的辛苦,下过更好的日子,那也未可厚非。因为有比做人更好的选择。


  “佛教徒出家,或吃斋念佛,集功德,原因都是为离苦得乐。修修来生,或图往生西方。”这个是对的,谁不想离苦得乐?修来生,相当于我们为了未来付出努力,有什么不对?往生西方,就相当于我们到美国,希望更好的生活,有什么不对?


  “出发点,并不是想到罪的问题,只想到苦的问题。”,“罪”的问题,就是“原罪”。有些东西,是不能称做罪的。在佛教里,把前生带来的东西,称作“业”。“业”不一定是罪,不一定是错的,也有好的,也有不能算作对也不能算作错的。


  “业”和“原罪”性质完全不同,说人类因为背叛上帝而永远背负“原罪”,是个很奇怪的概念。至少,从现代科学来讲,是没办法理解的。


  “基督教叫人头一件想到罪的问题,倒并不一定要离苦,甚至要甘心乐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会中,爱人、服事人。”这句话,本身不严谨,前后不构成因果,就不讨论了。

  “基督教救恩的究竟是永生, 而佛教因果的归宿是涅盘。 这是两大宗教最大的区别,释迦佛只是教主、导师,指示人离苦得乐,教导人自已修行之方法。他并未说:我能代替众生担罪,只要信我就得救。耶稣则不然,圣经清楚地说:我的宝血,是为你们的罪流出来,使罪得赦.信的人就有永生。佛教修行之目的,是涅盘。涅盘意为寂灭,是令人很难捉摸的名词。究竟进入涅盘後,还有我没有?曾经看过一些当代佛经的典作,如台湾的南怀瑾,得到回答却是不同。有的说仍有我存在,有的说那时绝对没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归入大海,还有一滴水吗?有的说:一滴水固然归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无可得,但此一滴水性还是存在於众水之中而未消灭的、甚至有两可的回答说:存在,不存在。存在是因为涅盘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回到法性实相。不存在是法性本来空寂,也就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基督教对此问题,却有了相当确切的回答,就是肯定说有永生。永生的希腊原文,乃指属灵的生命属上帝的生命。此生命人在世时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悔改重生的话。 ”


  这里是不同世界观的不同解释,不能说谁对谁错,我也不加以评论。


  但是,有确切的回答,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回答。反驳起来很容易:那您告诉我什么是永生?永生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什么叫“属上帝的生命”?“此生命人在世时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悔改重生的话。”怎么得到?什么样叫做“真能悔改重生”?


  当你回答不了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明白为什么佛教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什么是那样了。
  
  “在我看来, 人生是个没有结论的主题,每时每刻都在变绎始终也不能一锤定音。基督教是让人忘记劳碌纷争,从中体会到人生的泽润;领悟到人生的隽永。佛教则是质疑人生,静谧中折射了不湮的善意,包容着人的疲惫与伤感.”


  这段话,说的很好很好。我们也不要去给基督教和佛教作结论了。缘分在哪里就信什么,不必强求。


  不过,佛教没有质疑人生,他问了问题,也做了解答。

  “记得听说过的一种接近上帝的方法:累了,闭目凝神将心神缓缓释放开来, 轻轻的, 听, 安静,听,风起, 雪落,天主在头上走过. ”


  你怎么知道,你接近的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上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