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详情
一个纽约女作家的南京情结
——旅美作家海云新书分享会
时间:4月16日(周日)15:00
地点:先锋书店五台山店
嘉宾:蔡玉洗 海云 王文胜 丁恩丽 李良 谭绿屏
【—— 活动简介 ——】
故乡是那片悠远的云,是那条潺潺的溪,是那束流光溢彩的眼波,是那抹意犹未尽的微笑,故乡总是个包含情感的词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达达的马蹄是个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多少诗歌文学因故乡而催生,有多少故事藉着故乡的土壤生长。
此次,旅美作家海云,就带着她的乡愁,带回了她与故乡难以剥离的新作《金陵公子》,还有一本描述“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的《自在飞花轻似梦》,一个是荡气回肠的长篇小说,一个用十二个故事告诉你十二种海外人生。
这个周末,4月16日,飞花金陵,自由先锋,纽约女作家海云,将带着她的海外师友和你一起分享“纽约与南京”,“故乡与乡愁”的点滴,以及书籍创作背后的悄然精彩。
【—— 嘉宾简介 ——】
蔡玉洗 || 文学博士,原译林出版社社长,开卷杂志主编。
海 云 || 本名戴宁,英文名Nina Dai Tang,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主席,海外女作家协会和纽约作家协会成员,香港大公报专栏作家;1987年留学美国,获美国内华达大学酒店管理学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曾任职美国星级酒店和硅谷高科技跨国企业,从事金融财务管理。其作品《生命的回旋》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金色的天堂》获美国汉新文学奖第一名;长篇小说《冰雹》曾参加第三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书稿交易笔会,获得最佳影视小说奖,并被收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众多散文、小说发表在《读者》《小说选刊》《长篇小说杂志》《长江文艺》《世界日报》《侨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其长篇小说《归去来兮》被改编成电视剧剧本;短篇小说《父子的信》被译成英文,收录在第十四届英文短篇小说国际会议的文集中。
王文胜 ||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丁恩丽 || 南京人,汉语言专业毕业。1997年定居德国。自由撰稿人,德国华文报纸专栏作家,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会员。
李 良 || 文学评论家,《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执行主编。
谭绿屏 || 德国知名华人艺术家,新移民文学早期知名作家。世界微型小说研究会欧洲理事,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 书籍简介 ——】
《金陵公子》
作者 | [美]海云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版次 | 2017年5月1版1次
定价 | 42.00元
ISBN | 978-7-220-10074-1
海外华文女作家笔下的金陵旧都富二代,
颠沛流离、困顿一生的故事。
动荡不安时代的弃儿,深情却被无情误。
海云和她的《金陵公子》
文 | 虔谦
“海云”这个名字第一次和“金陵”联系在一起,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她的《金陵旧事》散文系列。那个系列写得很早,我是2011年读到的。当时除了觉得她文笔佳外,还有一个很奇妙的感觉:海云,她是金陵的女儿。
海云出生兴化,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水乡。她写道:“十岁之前,我脑中总会有幅画面,那就是我在襁褓中,一条温暖的小棉被包住我,我看见抱我在怀的外婆慈爱的面容,她身边有隐隐绰绰的其他人,我们在一条有篷的小木船上,轻纱般的白雾环绕,小船在水面上滑行……我曾经是那小船中外婆手里的小包裹,舒服地躺在外婆的怀里,睁着刚能张开的双眼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那就是我出生的地方,那个叫兴化的水乡。”(《梦中的兴化》下同)
“七个月就急不可待跑出来的我,只有一个大男人的手掌那么大”的小女婴,变成了一个姣美的女人。海云长得既有北方的某种高佻冷艳,又有南方的妩媚温柔——这或许就是处在中国南北交界点上大江边女子的风韵吧。
海云似乎就是生来写作、特别是写小说的。还在2008年,她的长篇小说《冰雹》便一鸣惊人,获得了2008年第三届海内外华人笔会最佳影视小说奖。之后她的小说创作更加勃发,除了继续创作长篇外,在中、短篇方面也多有斩获。而这部21万字的《金陵公子》,是她的一个新路子、新高度,她第一次写一个人物的一生,并且把他放在时代和命运的风口浪尖来塑造描绘。
曾万禹的爱情乃至一生遭遇是《金陵公子》的主线,这一主线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曾万禹出身于拥有洋行和石油生意的曾公馆。如果民国依旧,曾万禹本会继续做他的“金陵公子”,过着他西餐、舞厅,英文相伴随的日子。然而新社会来临,曾家家业被没,只换得几捆会贬值的钞票。而在政治身份上,曾家则完全沦为社会的底层。这样的政治现实,加上曾万禹性格基因里的公子因素,使得他被遣苏北分校、爱情失意,医科肄业。当章琳林等同学进入正式的大医院实习时,曾万禹,靠着他那当四姨太的母亲谦卑的请求,才得到了一个港口临时行医的机会。而当文革呼啸而来,当初应允他来港口当医生的雷主任被调离,这份合同工便告结束。之后历经落荒乡间、罐头厂临时工、遭算计而入狱等等沧桑以及兄弟反目、无房可住的冷暖,终于在他的后半生迎来改革开放的机遇和事业的鼎盛。个人感情方面,在章琳林不幸身逝后,曾万禹经历几番起落困顿,最后情尽一个曾经卑微的寡妇:给了他爱和安慰的胡凤妮。
也许是因为《金陵公子》触碰到人物的时代命运,主人公曾万禹让我想到了《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一个比较抽象的层面上看,命运的爪牙从军阀和其他各方面伸展出来,使得祥子一辈子的买车梦碎;而门第、金钱、成份、政治、职业前途以及曾万禹自身的个性,导致了他一生追求的爱情随风而去。洋车的得而复失,把一个本来生龙活虎的祥子推向幻灭;而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的失败,使得一个本来有着灿烂未来的曾万禹生命沉沦。
当然,具体地看,两者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祥子来自农村,除了土地他一无所有。那就是祥子人生奋斗的起点。曾万禹出身于大资本家家庭,双脚一落地就天然地拥有用之不绝的钱财。一个一无所有的祥子,怀揣一个洋车梦,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加奋斗。而一个金陵大户的公子,不愁吃穿,应有尽有,他的生命能量,更多地耗费在追求女人的爱上。
曾万禹没有成为一个纨绔子弟,因为他成长其中的那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革命的时代不具备纨绔子弟生长的温床。尽管如此,青年乃至中年早期的曾万禹,身上也没有多少艰苦奋斗的细胞。他生命真正的起点,其实就是医学院的那一场足球比赛。那一场比赛里,他际遇了女孩章琳林,从此,他为她神萦梦牵,就像周华健歌中所唱:“你这样一个女人,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甘心为了你付出所有。”
然而,一个革命的时代,曾、章两人各自的性情和所好,柳春叶的横空介入以及命运的阴差阳错等等,紧紧卡住了曾、章爱情的喉咙。这份爱情从来没有轻松过,以致两人至死也没有真正的肉体合一。曾万禹是一个过度到了新社会——尚未向钱看的新社会里的旧社会富家公子,内心依旧高傲,但已然无势力也无实力。赵自强就不同了。他是军官的儿子,住在光荣的军区大院里,加上他的性格里没有曾万禹那份天真和放浪,而是多了一种所谓的“正派”和内敛。头脑理性、有强烈事业心的章琳林,爱情的天平终于向政治背景强大的赵自强倾斜。越是希望渺茫,章琳林就越是曾万禹人生的至高目标。章琳林因素贯穿了曾万禹的整个人生,是他的原因也是他的结果。后来曾万禹追求的其他几个女人,都跟章琳林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章姗姗更是章琳林的妹妹)。曾万禹大半生的落魄,他从一个“金陵公子”变成一个几乎脚下无立锥之地的孤家寡人,有时代和他个人性格的内、外在原因,也和章琳林直接相关。
作者跟我透露,曾万禹这个人物有生活中的原型;而那个生活中的原形后来的遭遇比小说中的曾万禹惨许多。同为女人,我非常理解海云对曾万禹后半生的处理。心软的她,不忍心让男主人公落魄到底,而是给了他春回大地、再现大上海公子英姿的机缘。
海云在《金陵公子》里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曾万禹这样的一个人物,也成功地塑造了他周围的一群人:理性而矜持的章琳林,被曾万禹折磨得从温情淑女变为干瘪泼妇的柳春叶,善解人意的胡凤妮,一直深识本分、隐忍一生的“四太太”曾妈妈,面目颇狰狞的大弟弟曾万庆,等等。
我并不喜欢章琳林这个人物。她从来没有过为爱而爱的初恋。她从来都是理性的,也从来没有真正爱过曾万禹。同样的逻辑,她也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赵自强。她爱的只是赵各方面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章琳林这样的人性,决定了曾万禹真爱的破灭。即便曾章结婚,也注定不会是一个和谐幸福的婚姻。
海云在《金陵公子》中充分展现了她演绎和驾驭故事的能力,除了她小说故事一贯的引人入胜外,也让人觉得事件的发展既偶然也必然。作者设计了关键时刻柳春叶拥抱曾万禹而被章琳林看见的情节,曾章情缘从此危殆。其实即便没有这个插曲,曾章爱情也注定无望。再比如曾万禹的大学肄业及后来医途的不顺等等。偶然、必然的互相交缠,不就是人生推演的真章吗?
《金陵公子》在一个真实的时代大背景下铺开一个人物的悲剧性命运,而这个人物又有一个或几个真实生活的原型。这让我想起施玮近期的长篇力作《叛教者》。在文学尤其是小说面临各种挑战的今天,以真实的历史及人物命运为基座、作为一段真实历史的记录或缩影的小说似乎是杀出一条血路的利器。这类小说,和多如牛毛的纯虚构小说相比,显然多了一份历史的份量和价值。海云在这部长篇中提供了国民政府败走台湾、新旧社会交替,尤其是三年困难和文革时期南京一带的一些历史剪影,为这部小说注入了时代的灵魂和张力。
与此相关,作者并不是一味地往前推故事,而是为这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加入了许多富有时代和地域特点的景观、场景等等的细节描绘。比如“第四部分大熔炉的冶炼”开头一节对梧桐林荫道的描绘以及对江苏银杏的描写。又比如“曾万禹书信表心迹”一节里对南京平民小区夏日里家家户户在大门口围桌而食的描述。在故事演绎的关键处,作者也提供了不少精彩细节。比如“一球踢出一见钟情”一节里写到曾万禹如何因为分神而一脚踢偏误伤章琳林,因此结下情缘。“天平倾斜,医学院肄业”一节写到曾万禹在万般无奈下为爱而绝地挣扎,以他蹩脚的文字和比喻给章琳林写纸条。“孕妇柳春叶夺夫战”一节更是非常细致而精彩。
《金陵公子》的结局颇具戏剧性:曾万禹在临飞香港的刹那间情悟一念间,转身投入了胡凤妮的怀抱。他的传奇式人生在作者笔下就这么戛然而止。接下来,便是迅速而淡然地衔接到他人生的终点。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S伯伯给我灵感开写了这篇长篇小说,但是,这部小说并不是他的自传,而是他和我父母那一辈知识分子一生的缩影。在写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悟出那一辈人所经历的时代变迁对他们人生的巨大影响和被岁月扭曲的人性,说到底,写出人性,才是我最终的目的。”
写一个人乃至一代人的命运,是一个了不起的写作目标,艰巨度可知。海云没有经历过文革,更不用提新旧社会的轮替和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这部小说,海云做了许多细致的功课。她的南京人背景,她出身的家庭及其周围人际等为这部小说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而海云高超的故事编织能力、娴熟干练的语言配合她做的大量调查实证工作,成就了这部作品的灵魂血肉。
如此的一部空前力作,不足和瑕疵是难免的。比如曾万禹这个主人公,作者对他的情爱着墨甚多甚浓,但对导致他爱情和事业双失利的那些社会历史因素以及个人人性的因素却相对深挖不够,心理细节似可再加深加强。金陵一带的民风民俗,如能多渗入一些会更佳。小说高潮处应该是章琳林的意外消逝,那一节的力道也尚可增强。写到这里,我要热烈祝贺海云和她的《金陵公子》,期待这位金陵女作家更大的成就!
虔谦写于2017年2月中旬
洛杉矶佳思地
《自在飞花轻似梦》
作者 | [美]海云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版次 | 2017年5月1版1次
定价 | 36.00元
ISBN | 978-7-220-10067-3
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
十二个故事,十二种海外人生。
华人女作家海云笔耕十年,
讲述中西文化浪潮冲击下的多彩人生。
自序
算算,我用中文写作整十年了。
这么说也不完全准确,中文是我的母语,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用中文写作文,也向报纸杂志投过稿,第一次看见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铅字,那种欢喜雀跃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
但是这十年之前,我有过一段远离中文的岁月。
二十岁出头,我出国留学,从此,与中文越来越远,说、读、写都是英文,活在一个纯英文的环境里,直到有一天梦里也在讲英文。自我感觉西化已经很彻底了。
可谁承想就在我害怕的四十岁来临之际,因为害怕导致心里的空落,空落又导致危机感,而强烈的危机感和无力感最终促使我拿起了笔。起初是用英文写作,不久,就毅然决然丢弃英文,回归母语写作。所有的一切,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能量都汇集起来,全部化为文字,我那会儿才发现,中文从来就没有远离我,它们早已存在于我的血液里。
中年重新焕发了热情的中文写作,不仅没有因为十几二十年的英文侵入而后退,反而因为中西方教育和文化的融合,使我的中文写作迸发出更多的火花。
《出轨的中年女人》是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当初是以连载的形式登在美国的文学城网站上的,为我赢得了不少的读者,此后又被美国的报纸和中国的杂志一再转载。受此鼓舞,我随后一鼓作气连写了三个长篇小说《冰雹》《放手》和《归去来兮》。随着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我的读者群在不断壮大,海外的华人中开始有人知道有个叫海云的作者。
不过,在每结束一个长篇小说之际,我都有一种想休息一段的感觉。因为写的时候太投入,把自己的情感与笔下的人物融合一体,往往写得身心疲惫,写完了就想大睡一场。但是,我又不是个闲得住的人,长篇之余,或许还可以尝试写点短篇?尤其是听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时,就很想马上写出来。短篇小说给我了快速完成却又能直抒心曲的那种快感。短篇小说《花开花落》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当天听到这个故事,当晚就写出来了,很快就登在香港的《大公报》的文学版上。《一百度的爱》也是听我的闺蜜说到她妹妹的故事时有感而发写的。
随后,报刊的稿约多了起来,大多有篇幅要求,短篇小说长度刚好。《秋风落叶》便是在一位前辈的约稿之下创作的。当时我正好给警察做口语翻译,亲历了这样一件事。这个故事后来登载在了香港的《文综》杂志上。
参加征文比赛,也是另一个促使我创作短篇小说的机缘。《海鸥》就是参加加拿大一个中文网站的“海归”征文启事,用一天时间写成的,这篇小说还获得了征文奖;《母女日记》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还引发了海外华文网上的大讨论,我把它写成小说参加汉新文学征文,也获了奖,并在《台港文学》杂志上登出;《天使》的灵感则源于一本英文杂志上的报道,这篇小说后来在《侨胞》文学版上发表。
除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我还写有几个中篇小说,如《飞花轻梦》和《从将军到奴隶》。
十年中文写作,集腋成裘,能有机会结集出版,我深感这是上天的眷顾。这本集子记录了自己这十年来深深浅浅的足印,希望自己在将来的文学创作路上坚定前行,写出更多不同的人, 不同的事,为读者分享更多的作品。
加油!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