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也许时常被 Teenager 的儿子挑战,让我特别想明白究竟这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他几乎都没有?为什么他对别人的认同感这么在乎?为什么我觉得无关痛痒的别人一句话他会觉得是奇耻大辱?为什么他对那个黄皮肤黑眼睛那么地叹气不止?我觉得生为一个亚裔在这个国度里生活是幸运,他却把这种幸运看成是偶然的事故!
读完 Eric Liu( 刘柏川 ) 写的《偶然生为亚裔》(The Accidental Asian)这本书,我似乎理解了一点这些 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后代的心态。这是一部有关追求同化、追求被认同、追求真正平等融合的人生之旅的感人文字!艾瑞克 刘 1968 年生于纽约,耶鲁大学毕业。他的父母均来自台湾,父亲曾任职 IBM 管理经理。他自耶鲁毕业之后, 曾担任美参议院波恩( David Boren )的助理,后受邀进白宫担任当时总统克林顿的演讲撰稿人。二十六岁那年他就帮总统写下著名的讲演稿《盟军洛曼底登陆五十周年纪念》。 他后来又去哈佛的法学院进修,曾任职白宫的内政委员会和顾问团。
不能说刘柏川发明了这个字组,至少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的就是“ The Accidental Asian ”,不是海外华人,不是在美华人,更不是美籍华人, 而是“亚裔”更是“偶然(性质)生为亚裔美国人”!或者我觉得其实他最想说的他就是“美国人”! 这点上可能让我们身为第一代移民的中国人和祖国的同胞们感到失望,我们更加认同我们的黄皮肤,炎黄子民,落叶归根,我们的中国心!我们的民族魂!可是这个 Eric 刘却非常绝情地说他只不过偶然才生为一个亚洲人,或者说他的亚洲面孔纯属偶然!他和我们认为的根我们的国家民族只是仅仅限于血管里的鲜血和那张黄皮肤的脸。他只会对美国献出他所有的忠诚, 却不会像我们这一代第一选择永远是为中国欢呼,而美国永远都是排在中国之后!
这样的坏胃口的文字有可看性吗?冷静下来想想,我们的下一代却绝大多数认同刘柏川的效忠。 还记得不久前的北京奥运会吗?当我们为人父母的第一代新移民为着祖国的繁荣强大而自豪的时候,当我们为祖国的运动健儿而欢呼的时候,身边坐着的那个美国生长大的孩子却对我们的激动无动于衷,他们为美国队的每一个胜利而雀跃,看着他们小小年龄把手放在心口,随着星条旗的升起唱着美国的国歌,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心中交织着酸咸苦辣说不清的感受 ?
刘柏川这个生长在郊区的白人富人堆里,讲英文长大的纯真中国血统的男孩,床头放着父亲写的他看不懂的中文文集,在他父母刻意营造的环境中无种族意识的成长,却随着社会阅历的增进,一点点体会到周遭不可避免的种族差异。也正因为他的毫无意识, 自以为自己和他人一样,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才特别的敏感和受伤!不像我们第一代移民,我们认同我们与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的不同,我们知道我们是外来者,故而当别人问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可以坦然和自豪地说出自己的母国;但是,他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当别人因为他们的黄皮肤和黑眼睛而疑问他们来自何方时,他们的自尊受到挑战,他们困扰他们与别人有差别的外貌!
我记得十三岁时的儿子有一天非常不平的对我说学校里的男女同学一起议论说亚裔的女孩可以找各色人种的男朋友,似乎亚裔的男孩却没有这许多的选择自由,他觉得受伤!而那时的他正陷入与一个半中国血统半白种人血统的女孩的“初恋”之中!那可能是他这一生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的自己和主流社会的不同之处,那不同却是因为他的血统。
而刘柏川的第一次感受到的不同是在一次校车上, 一个白孩子挑恤地让他滚回属于他的土地去,所幸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个白孩子马上帮他回击了过去。刘柏川最终与一个犹太裔的女人结了婚, 那是不是他要的彻底同化? 我想肯定不是!他的回答可能是他们要的并不是变成白人,而是真正的融合!今天的美国总统已不再是白种人,美国的非白人可能对是否变成白人不再强求,但是,在一个社会里,尤其是美国这样一个多种族的国家,要想彻底消除种族间的歧视,达到彻底地融合,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待续
实际上我们的分歧在于现在哪里是高处,我认为是中国,你认为是美国。可能你过去五年没有怎么在中国的经验吧,我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你,那是一个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的地方,是一个充满机会和让人take risk的地方,是一个每天在创造奇迹的地方,这是待在美国的人很难想象的。机会和风险是有回报的,这也是待在美国安定养老的人很难想象的。我不否认美国将来还会发展,但这就像一百年前的英国也会发展,只是事实证明当时的美国发展得更快一些罢了。另外,我认为你所钟爱的美国在政治体制上也是有很大缺陷的,布什的八年统治使美国国力大衰(既然可以有一个布什上台,为什么不会有第二,三个呢,关键是选举体制),政府的频繁更替造成政策短视及频繁变化和不可避免的社会资源浪费。美国的GDP二战后最高达全世界50%,现在是21%,近几年由于中国的发展其下降趋势更明显,廉颇老矣。至于你说的老龄化问题美国也很严重,另外美国的发展跟美国的可耕地没什么大关系,你又不在美国种田。如果中国真的要移民(或殖民 - 看你怎么看问题),美国不现实,非洲和南美是比较可能,也是更有价值的地方。所以融不融入美国主流,我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价值,也没有意义。当然,铁了心在美国养老,或当小白领的人除外。
过去10几年美国第二代亚裔的观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不再完全以主流的观点去审视自己的种族,不那么sterotype了. 他们比Eric Liu那一代要活的轻松多了,不用整天把racial world抗在肩上,在加州纽约这些culturally-diversed 的地方尤其明显,特别是到了大学,寻根意识开始了,真正对了解中文有兴趣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同时我也觉得为了孩子脆弱的心灵,应该搬到亚裔人口多的地方生活,这种影响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
颇得老毛真传.
犹太人远比非裔西裔少, 但可左右美国政治经济。 量多不如质高。
我们不能要求下一代作什么,我们可以作到的是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机会认识中国文化,让他们自己选择。我喜欢中国文化不是因为我父母要求,而是通过多年的生活和经历,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深远和优点。中西文化都有优缺点,全盘否定任何一方都不对。我们能够作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文化exposure,给他们机会认识中国文化的多方面。
妇女应该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在家养育儿女或者外出追求事业应该是同等的,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我老婆本来在双方父母的影响下,也是准备去追求学位,生一两个孩子就算了。但我们没有听他们的,老婆留在家里,而现在我们非常喜欢这种生活,享受天伦之乐,stress free.
目前华裔社会是拜金主意,推崇女性外出赚钱,而忽视了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家庭和后代。大量女性为了不在职场“落伍”,推迟甚至不要孩子,或者就一个孩子,最多两个,然后抱怨生活压力大,累。华裔可能是美国收入比较高的,生育率在美国最低,生活压力也是最大的。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生活观念,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后代的前途。
我认为要求我们的下一代爱中国就像老公要求媳妇爱公公婆婆一样,做不到的。
生那样多的孩子是在扼杀老婆出去工作,实现自己事业上的追求机会。
你说得对,两百年前欧洲是高处,但很多有闯劲的人还是来了美国(当时远远不入欧洲).但今天他们的后代就生活在最高的高处了.
现在看上去好像中国机会多,但老龄化很快会扼杀中国经济.现在世界都看好印度的未来,因为他们年轻人口多,象中国30年前.
这种投机做法都是短期的.为后代长期考虑才是保证我们永远出于高地.要是当年美国人都赖在欧洲,因为那里是高地,哪里会有今天的美国?
美国还有很多开发的空间.可耕地是中国的一倍,人口中国的1/4. 为什么我们不在这里大量增加人口,弘扬多子多福传统,把美国变成中国文化浓郁的国家?我们多生育,多参政,一两代以后,进入国会的多了,就可以修改移民法,让中国人多进来.
这不是往“内”闯,往“外”闯的问题,而是往哪里闯的问题。有雄心,有能力的人当然往有机会的地方闯,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两百年前那个高处是欧洲,一百年前是美国,今天就是中国。不然你为什么不去南极占一块地盘,如果只是没有目的地为了“往外闯”而往外闯。
哈哈哈, 你够幽默!连照片都抱俩孩子!
中国人要思想开放一点:美国这么宽阔的地方,为什么不多生,多为中华民族占据点地盘?为什么总是想往中国那个有限的地方挤?中国有足够的人去发展,让我们为我们的民族开发更多的地方吧!美国经济不好?那么我们多生,我们人口上来,我们自己开发经济,把美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带动起来!
为什么当年中国人比欧洲人先发现美洲大陆,但美洲最后还是成了欧洲人的天下?就是因为这种思想作怪.总是想到窝在中国,从来不敢往外闯.
全手全脚同意, 人多力量大,还是要靠人海战术华人才可能走出被伤害的阴影.有哪里不是这样的?
让我smile的主意。生多了,经济压力会太大了,我还想有一天可以跟我老公周游世界呢,呵呵。
当我们亚裔人口达到10-20%以上,当美国球队里面有很多华裔运动员的时候,我们还会担心我们对美国不忠吗?
所以,我们需要宣传中国家庭普遍以3-4个孩子为目标.让我们后代不再是绝对少数民族,是我们能够给他们留下的最好的礼物.
笔者目前有两个儿子,妻子怀了老三.我们计划四个孩子.
美国犹太人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鼓励大家庭,多生育.
not the son, but even young people come to US in their early 20's of 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