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网上、报纸、电台、电视台铺天盖地的“色戒”热,我看在眼里,却并没动心。
第一,我没那么热衷张爱玲,她的作品我在国内时没读过,那时可能是念英文的关系,比较“崇洋”,喜欢看外国文学作品,加上张爱玲的书在大陆那会儿也并不被提倡,我到了美国,直到九十年代她辞世,才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抽了几本她的小说来读。读了她的书的第一影响是她那种满典型的上海女人的孤芳自赏,接着也感受到李碧华评论她为“小资族的鼻祖”,是有着那么一点世俗的精致,总之挺“上海的”。
第二,相对于我熟悉的几位上海女作家,我更爱看陈乃珊和王安忆的那种上海风情的文章。还记得第一次听到我上海的婆婆说出“癞痢头的儿子还是自家的好”我就想起陈乃珊的小说“女儿经”里的描绘。也许这两位上海女作家写的东西更接近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尤其陈乃珊笔下的上海没落阶层的描述,那种高贵在骨子里却生活在世俗中的入木三分,在我认识先生以后的岁月里,尤其是认识他家族中的昌盛、兴衰到今天的家史之后, 就更加佩服陈乃珊的笔头的精彩和生动。
“色戒”这篇小说,我从没看过,网上评论不间断,我也便搜寻了一下,找到这篇张爱玲的原著,想拜读一下。谁知看了前两三节,就没兴趣读下去了。朋友中有人召集 大家一起去看电影,我想这么“劲”的电影,女朋友们一起去看,未免尴尬了。何况,自李安的“断背山”之后,我就明显的感觉到李大导演的“中年危机”的情愫,从他最初的“推手”到“喜筵”、“饮食男女”。。。。。。, 我一直是他忠实的粉丝, 可是“断背山”让我失望,现在又听说大导演这部新作拍的十七岁以下不可以看,我怕自己再次失望,还是不看为好。
有朋友去看了告诉我蛮不错的,周五的晚上说动老公陪着我前往观赏,电影院前排着队,老公指着前面正买票的一个看上去印度模样人说:“你看,印度人都来看哎。”我让他注意那个印度人旁边的女友,果然如我所料,他们一转身我们就看到他的女友是个中国女人。坐进影院,黑压压几乎满座,大多数是我的同胞们,外国人有一些,但也是因为或者有个中国太太/女友或者有个中国老公/男友。
影片从牌桌上开始,一只只戴钻戒的手在灯光下闪着光,先是陈冲那张久违的脸,我低声的惨叫了一声:“天啦!” 怎会如此苍老!接着出现的是汤维那张不算美丽却青春无敌的脸,跟着梁朝伟扮演的易先生也出场了,又一声叹息,唉!中年男女都不能近看那张脸了。
影片的前半部从汤维演的王佳芝的回忆开始:一群爱国大学生从演话剧开始,把一腔爱国热情从舞台上想搬到生活中去,王佳芝在舞台上的出色演技也随着运用到生活中欲去勾引四十多岁的特务汉奸的头目易先生,年轻人最终的目的是杀汉奸报国效忠。然而,鱼还没上钩就又走了,汉奸回了上海赴任,年轻的女孩却为了心里喜欢的男孩的报仇情结失去少女的贞操,也断送了原本可以是美丽无比的爱情。
王立宏演的爱国青年邝裕民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一旁的老公问:“这个帅哥是谁?”告诉他是王立宏,他仍是:“王立宏是谁?”。懒得向他解释,我可是一半冲着王立宏才去的。
影片的后半部也就是充满了媒体宣讲的有关性方面的镜头。 王佳芝回到上海又在地下工作者的指导下前往易府重上牌桌 重新去吸引特务头子的眼珠,当然,这次鱼儿上了钩,接着两个寂寞的灵魂在肉欲和情欲的纠缠中爱恨交织,在性的极致中体会活着的真实。
而在这一系列性爱的翻云覆雨里,李大导演把他所能想到的(我猜想他一个五十多岁男人所能有的所有性幻想)都呈现在银幕上了,从性虐待到眼花缭乱的各种性交姿势,无所不及。记得有位记者采访他,问他那种“回形针”姿势的性爱李导演是否体验过,李安的回答是:平日与太太大多是办‘公事’,那种姿势是想出来的。 老实说我的感受是:对于那些性虐待的镜头,我还能理解成是一种对特务头子的性格的描写,但是,对于众多的纵横交错的性爱体位的强调,我悟不出深意在哪里?我觉得有哗众取宠之嫌。
影片的结尾以特务头子送巨钻感动佳人,王佳芝一声“快走”救了特务头子的命也送了一帮热血青年的命连同特务头子的救命恩人兼情人的命,邝裕民看着王佳芝的最后一眼,颇震撼人心!而易先生坐在情人房里凭吊时的寂寥也一览无遗。唉,傻的都是年轻的女子,二十岁的女大学生与四十岁杀人不眨眼的男人谈爱情,怎不枉自送了性命连同她那倾心的真情!
影片确实有点让我失望,但是也不是一无可取。有两点让我赞叹加感叹:
第一,梁朝伟的表演登峰造极!他虽有多个影帝的头衔, 我却从没成为他的粉丝,但是这部影片中他演的易先生,内殓、阴沉、时而又透着温情,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虽然四十多岁的男人脸上的沧桑掩不住,可是身体仍保持着男人的精炼没有任何多余的脂肪,裸体的背影仍有可看性,皮肤光滑肌肉成形,不愧国际影帝的称号。
第二,让我感叹的是一段先没说出口后却说错时间的朦脓爱情, 也就是王佳芝和邝裕民间的那种青春之恋,可惜爱死胎腹,可谓大时代的牺牲品。虽然可惜,却让我想起我们大多数人的初恋不都是因为自身的不成熟和幼稚,而永成心中的隐痛! 电影里当邝裕民试图去亲吻已于易先生有了肌肤之亲的王佳芝时,我心里叫着:“No, No, don’t! Too late!” 果不其然,王退后回避说了句:“三年前你可以的,为什么那会儿你不?”,那一刻我的心与他们一起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出了电影院,开玩笑问老公对那些性描写有何看法,老公也半开玩笑地笑笑说:“其实那许多姿势大多misleading, 试到最后可能还是传统的姿势最合适!” 四十多岁的男人终于明白艺术和现实的距离和返璞归真的道理,可喜可贺, 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