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哈尔滨七中的回忆

(2014-12-10 21:05:11) 下一个


 

                         哈尔滨七中的回忆

我是1957年从解放小学毕业被保送到七中的。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南岗区的中学不多,只有二中、十三中、十七中、十九中和七中。我们很多人都没有重点校的意识,我小学四年级是在兆麟小学念的,后来转到了解放校,没别的原因就是离家近。因为没有择校的意识,所以从来没有觉得七中有什么不好。尽管七中的楼房很破旧,走廊也十分狭窄,我还是欢天喜地的走进了校园,一呆就是五年,若不是因为62年实行调整政策把七中高中与十九中合并,我是不会离开七中的。

我在这里度过了美丽的中学时代,七中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令人终生难忘!


       当年的哈七中校门

刚入学,我被分在一年三班,班主任是商雅茹老师,她是教植物课的。我们的班长是胡玉珍和王龙玉,我是中队长。班里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新认识的,只有胡占林、贺智君、方淑芝是解放校时的同学。因为是班干部,所以很快就熟悉了周围的同学,他们是:张伟、李纪唐、王智平、陈一鹗、苑铁庸、陈玉斌、魏祥学、孔祥泰、王国忠、迟桂琴、栾颖、张秀清、柴相茹、李春荣、赵靖、孟桂芬等。我记得入学后中队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响应大队部的号召:上街拣榆树钱。目的当然是为了绿化祖国。我们每个少先队员都争先恐后走上街头,用条扫把散落在在马路牙子两旁的榆树钱先扫进簸萁里,然后再装进麻袋里,扛回学校集中起来。从那时开始我们好象就有了竞争意识,我们中队拣的特别多,像小山似的堆在校门口,我们还把中队旗插在上面集体合影留念。我现在还保留着这张照片,只是人影太小而无法传递给大家共享。我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那些榆树钱是否能够作为榆树的种子发芽、成长,因为从那时到现在五十年的时间里,我几乎再也没有看到有人去拣榆树钱了。但是这次活动却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那就是作为一名革命青年就要坚决响应祖国的召唤。不久,又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市的大事,松花江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严重威胁哈尔滨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领导发出号召,要高年级同学和新生中的大龄同学去江北抗洪。我虽然才14岁,也依然报名走上了抗洪第一线。这可以说是对我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验。此前,我从来没有干过力气活,更不用说挑土篮了。这一切都在这时得到改变,我和毕友生等同学冒着细雨来到江北,住进帐篷,每人领了工具,我领了一根扁担两只筐就奔向了筑大坝拦洪水的战场。当时的场面可想而知,取土地点距大坝有几十米远,湿土装在筐里沉甸甸地,挑起来真是跟头把势,跄踉歪斜,我是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勉强度过了第一天。晚上收工一看,肩膀都磨破了皮。当时完全靠一股革命热情激励自己顽强地坚持下去,我没有当逃兵,和抗洪大军一起在江堤上度过了国庆节和仲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战胜了特大洪水。现在每当我站在防洪纪念塔前,就会想起57年抗洪的情景,那里有我们哈七中师生的贡献!

1958年大跃进,对学校冲击特别大,当时我们已经是二年级了,不少同学放弃了学习,走上了工作岗位,如迟桂琴、孔祥太去了量具厂,方淑芝去了铁路,陈玉斌和王国忠似乎去了电碳厂。全校停课开始了大炼钢铁运动,三年级的同学都在操场上支起了小铁炉,我们低年纪的同学步行到离校很远的名叫“养马架子”的地方去背铁矿石。没有运输工具,我们只能把石头装进书包里往回背,每次背不了几块,有的同学半路书包坏了或累了就把矿石扔掉了。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班又改成炼焦碳了。我记得在我们二年三班班主任张德贵老师的带领下,建起了炼焦炉,晚上我们围在炼焦炉旁看守,生怕炼过了头。但是往往事与愿违,炼焦没有成功。我的印象中,大炼钢铁是失败的,不但没有炼成钢铁、焦碳,反而烧毁了不少桌椅板凳,真可谓是劳民伤财!

轰轰烈烈地大炼钢铁运动暂时告一段落,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首先对班级进行了调整。根据志愿报名的原则,新成立了两个班,七班是炼铁班,八班是绝缘纸厂班。我当时被分配到八班,但是从来没有在绝缘纸厂干过一天,而是和臧鸿雁同学一起被抽调到学校食堂为参加勤工俭学的同学们做饭。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没有什么好吃的,主要是别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在学校后勤工人姜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在学校地下室支起了两口大锅,熬大馇子粥。为了防止糊锅,我们每人拿着一把铁锨站在锅台上,不停地在锅里搅动,那样子跟食堂的伙计没有什么区别,同学们开玩笑地分别给我们两人取了外号,因为臧洪雁年龄比我大(或许他的形象和动作更像饭店的伙计)就叫他“店小二”,叫我“店小三”。由于这个缘故,我们一下子就成了学校的“名人”。看到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食堂,津津有味地喝着我们亲手熬的粥,我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十分可爱的集体,也许是因为在劳动中互相接触的比较多,大家非常团结友爱。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尊敬老师,对老师的感情特别深厚。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是童勉之老师,他是武汉人,是响应党的“支边”号召来到黑龙江的。他学识渊博、讲课生动,特别受学生欢迎。由于他是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生活,因此身体虚弱多病,但是他有坚强地毅力,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为了学生,他没有耽误一堂课。有一次他带病上课,突然大汗淋漓,晕倒在课堂上,同学们感动万分,激动得痛哭流涕,有的同学带头高呼:“向童老师学习!向童老师致敬!童老师,我们永远和您在一起!”


                初二年八班和童老师合影

我绝对相信,这震撼我们年轻心灵的一幕,势必会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深刻的影响。后来,童老师调回武汉工作,那时他虽然已经不教我们了,但是同学们还是不邀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和敬爱的老师依依告别,并且去照相馆合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童老师,我们永远和您在一起”的照片已被收藏在陈一鹗同学制作的校友相册中。文化大革命中,我在武汉找到了童老师的工作单位——湖北实验师范学校。他像老朋友似的接待了我,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找出了那张照片,让我把每个同学的名字都写在背面。九十年代初,我到武汉开会又见到他,他这时已在全国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领域很有名气,并且出了好几本专著。但是我们的话题还是离不开当年的同学们,他又拿出那张照片详细地询问每个同学的情况,我尽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都告诉了他。我不厌其烦地叙说这件往事,就是想说明当年哈七中形成的“尊师重教”的风气,确实影响了我们师生几十年。二是我们班非常团结,集体荣誉感特别强。我记得当时学校举办蓝、排球比赛。本来,我们平时就没有时间玩,根本没听说过有谁会打球。但这时为了班集体争光,大家都抢着报名,很快就组成了一支由王绍忠、娄仁和、孙维孝、魏祥学、刘学深、臧鸿雁等同学组成的男子篮球队和一支由张雅荣、侯洪英、印文玲、孙文清、刘秀芬、罗桂兰、慈维敏等同学组成的女子排球队。

他们抓紧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备战。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到现场为他们加油、助威,有几个热心的同学还自发地当起了场外指导,中间暂停时主动为他们出谋划策。就这样,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最终夺取了全校男子篮球和女子排球的冠军。大家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纷纷簇拥着我们的英雄队员们,拿着奖旗,到照相馆合影留念,以示庆祝。

当我们升入三年级时,学校又对班级进行了第二次大调整,原来的八个班变成了六个班,我们二年八班变成了三年六班,班主任是教化学的张意茹老师。除了四班是由具有文体特长的同学组成,号称“文体班”外,其他五个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在这段时间内,学校受当时政治形势左右,也组织学生参加了很多活动,如除四害活动:把麻雀当成四害,组织学生停课敲锣打鼓轰麻雀、打麻雀;为了让苍蝇灭绝,组织学生到最肮脏的苍蝇产卵地去挖蛹;为了消灭老鼠,组织学生到农村的田野里,抬着水桶去灌老鼠洞等。如举行报捷文艺演出活动:用文艺形式反映本单位的好人好事和各方面的新气象、新成果,为了准备这些演出,我们要自编自演,经常排练到深夜。如为了开展大放卫星活动,我们班也开辟了“百首歌千首诗”园地,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如学校开展“三面红旗万岁”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农村去春耕、夏锄、秋收;我们冒着大雨高唱“我是一个兵”、我们同学在割黄豆时被刺破双手,鲜血淋漓的场面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深处。为了大力支援农业,我们在严寒的冬季走遍大街小巷到处找厕所,用铁镐刨、用手搬,掀起了轰轰烈烈地积肥热潮。现在看来,这些活动虽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些显得幼稚可笑,可是在同学们身上体现的不怕苦、不嫌脏、不怕累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在这些活动中,还有一项就是团市委提出的红旗奖章读书活动,就是要广大青年读好书。这项活动立刻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我清楚记得为了快些把《林海雪原》看完,我们竟然把书一分为二,两个人同时看,然后再交换。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读完了《青春之歌》、《红岩》、《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一批俄罗斯惊险小说:《红色保险箱》、《将计就计》等,真是获益非浅!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社会活动虽然多了些,但学校和老师对教学工作还是很重视的。我记得数学老师邱孝娟经常为我们补课到很晚,那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况且她的家庭负担还很重。其他老师的讲课也都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每次期末考试成绩都张榜公布,不断地树立学习标兵,像栾秋和、何思奇、胡玉珍等同学那时就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学习榜样。

初中很快就要毕业了,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道路的第一次选择。姜君本同学决定报名参军了,大家都高兴地到他家为他送行;罗桂兰报名去江北的幼儿师范学校,张淑芳报考中等师范学校,王龙玉、王绍忠、张连成报考电力学校,他们的愿望都实现了。其余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继续留在七中读高中,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创了哈七中新的篇章。

      哈七中学生会欢送同学参军留影

这是七中第一次创办高中,不仅缺乏办学经验,也没有足够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将来能否考上大学,这些问题谁也回答不了。但是同学们没有犹豫,因为他们热爱七中,他们相信七中的领导和老师,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毅力和决心,他们一定会众志成城、披荆斩棘、闯出光明的前程!

我记得高一时我们被分成四个班,一班班任是教政治课的王桂茹老师,二班班任是教化学课的刁志萍老师,三班班任是教语文课的郑维山老师,四班班任是教数学课的岳瑛老师。加上教物理的陈仲铎老师和教俄语的外教娜塔莎老师,哈七中高中就算正式成立了。当时学校因为学生多教室不够用,实行二部制教学,我们每天只上半天课,其余时间全归自己来支配。但是大家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按照自愿互助的原则组成家庭学习小组,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作业和自学。各科老师都表现出对学生认真负责地态度,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

高二时,学校加强了对高中教学的领导力度,决定不再招收高一新生;从十九中抽调来一位副校长,他的名字叫孙树尧,专门负责高中部的工作;对班级进行了调整,把四个班合并成三个班,三班的班任换成了同样是教语文的杨文泉老师;为了加强数学课教学新调进了一个陆拜伦老师,她的课讲得十分精彩,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我们在七中和祖国一起经受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考验,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积极主动捐献粮票给国家;踊跃报名参军去保卫祖国,姜君本、郭吉顺、关国桓、徐永兴、杨延堂、鞠盛春、程恩夫、晏建国、毕友生、吴树德、孙义年都成为了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坚决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主动到农村广阔天地去锻炼自己;为了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每年春秋两季的全校运动会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鲍洪声的跳高、齐斌的百米跑、田嗣远的跳远、丁宽宏的跨栏、于洪滨的铅球、娄仁和的长跑、张雅荣的女子标枪、印文玲的女子跳高都是全校闻名的。由鲍洪声、苑铁庸、左相林、毕友声、苗文义、丁宽宏等组成的学校男子篮球队更是打遍南岗区都所向无敌。


                        比赛后运动员和老师合影

1962年九月,为了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上级部门决定将七中的高中部分合并到十九中,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我们生活五年的哈七中。我们这些哈七中培育的种子只能在别人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果然不负众望,在一年后的高考中,喜报频传:被部队院校首先录取的有陈一鹗、李兴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胡占林、陈锦文(张家口军事外语学院),考入北京的有何思奇-清华大学、栾秋和-中国科技大学、张驰-北京师范大学,

  
                张弛  何思奇  栾秋和在北京上大学

考入吉林的有胡玉珍-吉林大学、刘怀深-吉林工业大学、孙维孝-长春地质学院,考入辽宁的有陈海燕-东北工学院、孙世英-大连工学院、常培文-大连铁道学院,考入黑龙江的有徐兆杰-黑龙江大学、金镛、于家慧、石丽霞、陈更新、宁滨莲、李师明、李秀英(哈尔滨医科大学),田路、孙宝元(黑龙江商学院),王积鹏、王德柱、樊奎志、何松远(东北农学院),娄仁和-东北林学院、韩晓云-哈尔滨电工学院、陆茵蒂-哈尔滨师范学院、王宽宏-大庆石油学院、张歆-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李永添-佳木斯医学专科学校。

      毕业--走向大学

其他同学都纷纷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有的在省市机关工作,如栾颖在省物质局、焦明一在省劳动局、金广伦在省林业局、吴风祥在市工商局、晏建国在市交通局、鲍洪声、林培庆在税务局、马连良在铁路局,有的在工厂企业工作,如臧鸿雁在量具厂、刘连甲在伟建厂、吕秀清在塑料厂,还有不少同学走上了教育战线,当上了光荣的人民教师,他们是:张滨琴、艾翠芳、周向群、牛美珠、张秀清、孟桂芬、王美翔、孙文清、徐脉贤、刘秀芬、刘学深、祝普书…….

总之,我们哈七中五七届的学友没有辜负学校的培养和期望,我们是哈七中的骄傲!哈七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张     20071030日于北京

(作者张弛,当年哈尔滨七中的学生会主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